自然资源学报 ›› 2015, Vol. 30 ›› Issue (9): 1534-1546.doi: 10.11849/zrzyxb.2015.09.010
庄至凤1, 姜广辉1, *, 何新1, 曲衍波2, 张翠玉1
收稿日期:
2014-04-01
修回日期:
2014-09-28
出版日期:
2015-09-15
发布日期:
2015-09-15
通讯作者:
姜广辉(1980- ),男,山东东阿人,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土地评价、规划与可持续利用。E-mail: macrophage@126.com
作者简介:
庄至凤(1988- ),女,山东烟台人,研究方向为土地评价与规划。E-mail: zzflj1221@126.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535,41301616);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3D009012000003);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41100000614001)
ZHUANG Zhi-feng1, JIANG Guang-hui1, HE Xin1, QU Yan-bo2, ZHANG Cui-yu1
Received:
2014-04-01
Revised:
2014-09-28
Online:
2015-09-15
Published:
2015-09-15
摘要:
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农村居民点空间特征,对二者的综合分析可更好地考察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特点。基于分形理论,在总体与部分两个层次上对2004—2012年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空间结构合理优化及空间形态稳定性提高相关对策。研究表明,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和形态分形特征显著。全区尺度上,聚集维数、关联维数随时间变化而减小,形态维数值持续增大,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呈聚集发展态势,空间结构自组织不断优化,但形状特征日趋复杂,稳定性降低;分乡镇尺度上,部分乡镇存在空间结构松散、关联性较弱等问题。未来需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居民点体系内各要素关联度,促进空间结构优化;并科学编制乡村土地利用规划,降低土地利用空间发展的随意性。研究可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庄至凤, 姜广辉, 何新, 曲衍波, 张翠玉. 基于分形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特征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9): 1534-1546.
ZHUANG Zhi-feng, JIANG Guang-hui, HE Xin, QU Yan-bo, ZHANG Cui-yu. Study on Spatial Structure and Form of Rural Residential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A Case Study on Pinggu District in Beijing[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5, 30(9): 1534-1546.
[1] 关小克, 张凤荣, 刘春兵, 等. 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特征及优化布局研究 [J]. 资源科学, 2013, 35(3): 536-544. GUAN Xiao-ke, ZHANG Feng-rong, LIU Chun-bing, et al .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distribution in Pinggu District. Resources Science , 2013, 35(3): 536-544. ] |
[1] | 马雪莹, 邵景安, 曹飞. 重庆山区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综合成效评估——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2): 2183-2199. |
[2] | 侯现慧, 赵敏娟, 刘婧鸣, 张道军. 基于生态协调性和建设适宜性的山区基本农田布局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2): 2167-2182. |
[3] | 张利国, 王占岐, 李冰清.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核算及其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1): 2006-2019. |
[4] | 刘继来, 刘彦随, 李裕瑞, 胡银根. 2007—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时空耦合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1): 1861-1871. |
[5] | 刘晨芳, 赵微. 农地整治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分析——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9): 1613-1626. |
[6] | 匡丽花, 叶英聪, 赵小敏, 郭熙. 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耕地系统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9): 1627-1641. |
[7] | 卢新海, 匡兵, 李菁. 碳排放约束下耕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4): 657-668. |
[8] | 宋世雄, 梁小英, 陈海, 毛南赵. 基于多智能体和土地转换模型的耕地撂荒模拟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515-525. |
[9] | 管青春, 郝晋珉, 石雪洁, 高阳, 王宏亮, 李牧. 中国生态用地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195-207. |
[10] | 龙禹桥, 吴文斌, 余强毅, 胡琼, 陆苗, 陈迪. 耕地集约化利用研究进展评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337-350. |
[11] | 宋戈, 徐四桂, 高佳. 土地发展权视角下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增值收益分配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883-1891. |
[12] | 杨皓然, 吴群. 碳排放视角下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生态效率研究——基于混合方向性距离函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0): 1718-1730. |
[13] | 肖姚, 朱凤武, 周生路, 沈春竹, 王静. 经济发达地区影响土地生态质量的关键景观格局因子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0): 1731-1743. |
[14] | 王越, 宋戈. 松嫩高平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时间尺度特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0): 1797-1807. |
[15] | 赵微, 杨钢桥, 李金玉. 交易费用视角下农地整理管护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9): 1505-15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