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15, Vol. 30 ›› Issue (2): 248-259.doi: 10.11849/zrzyxb.2015.02.008
王宜强1,3, 赵媛1,2,3
WANG Yi-qiang1,3, ZHAO Yuan1,2,3
摘要:
首先分析了中国不同天然气流动类型区的发展状况,并将全国划分为无流地、单向输流地、单向汇流地和双向交流地4 种流动类型,然后重点分析了天然气源汇地空间格局现状集散特征以及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① 天然气无流地、单向输流地、单向汇流地和双向交流地在“十一五”期间其数量都趋于稳定;天然气输流中心数量少、流量大,而汇流中心数量大、分布广,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集中输流和分散汇流的特征。② 中国天然气各输出源地的空间现状具有地理分散性的特征,而资源汇地具有较强的正自相关性,呈显著的空间集聚模式。其中,长三角两省一市以及北部的山东省表现为“高-高”集聚,而云南、四川、西藏、青海、甘肃地区则呈现出“低-低”集聚特征。③ 中国天然气源地空间形态变化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2001—2003 年相对平稳,2004—2006 年西北向移动,空间扩张,分散化明显,2007—2011年东向转移,空间收缩,密集化特征显著;我国天然气汇地空间形态变化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001—2005年东西向扩张、南北向收缩,2006—2011年空间结构相对平稳,密集化趋势明显。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