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R].
[2] 黄昌硕, 耿雷华.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11): 30-36.
[3] 王浩.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关键技术支撑探析[J].中国水利, 2011, 42(6): 28-30.
[4] 甘升伟, 王跃奎.新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控制红线措施研究[J].人民长江, 2010, 41(19): 7-10.
[5] 陶洁, 左其亭, 薛会露, 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及确定方法[J].节水灌溉, 2012(4): 64-67.
[6] 高媛媛, 王红瑞, 许新宜, 等.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 2012,27(2): 204-213.
[7] Wang Yan, Wang Hongrui.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n agriculture in Beij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J].Water Policy, 2005, 7(4): 345-357
[8] 李庆航, 钱凯霞, 肖昌虎, 等.长江流域用水趋势及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研究[J].人民长江, 2012, 43(2): 12-15.
[9] 彭文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指标体系[J].中国水利, 2012, 43(7): 19-22.
[10] 张士锋, 陈俊旭.华北地区缺水风险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7): 1192-1199.
[11] 陈进, 黄薇.实施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利, 2011, 42(6): 118-120.
[12] 郎连和, 杨德礼, 彭勇, 等.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 11(6): 27-31.
[13] Sandoval-Solis S, Mckinney D, Loucks D.Sustainability index for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J].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11, 137(5): 381-390.
[14] 彭晓明, 王红瑞, 董艳艳, 等.水资源稀缺条件下的水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6, 21(4):670-675.
[15]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R].北京水务, 2012: 1-11.
[16] 金菊良, 程吉林, 魏一鸣, 等.确定区域水资源分配权重的最小相对熵方法[J].水力发电学报, 2007, 26(1): 28-32.
[17] 尤爱菊, 韩曾萃, 张扬波, 等.钱塘江河口水资源供需分析及有效利用对策[J].水利学报, 2007, 38(S1): 393-398.
[18] 王红瑞, 钱龙霞, 许新宜, 等.基于模糊概率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水利学报, 2009, 40(7): 813-821.
[19] 王浩, 游进军.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历程与进展[J].水利学报, 2008, 39(10): 1168-1175.
[20] 翟远征, 王金生, 郑洁琼, 等.北京市近30 年用水结构演变及驱动力[J].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4): 635-643.
[21] 王维平, 范明元, 杨金忠, 等.缺水地区枯水期城市水资源预分配管理模型[J].水利学报, 2003, 34(9): 60-65.
[22] 钱龙霞, 王红瑞, 蒋国荣, 等.基于Logistic 回归和NFCA的水资源供需风险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12): 2039-2049.
[23] 王岩, 王红瑞.北京市的水资源与产业结构优化[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24] 刘昌明, 王红瑞.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J].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5): 635-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