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才志, 白天骄, 吴永杰, 赵良仕. 要素与效率耦合视角下中国人均灰水足迹驱动效应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9): 1490-1502. |
[2] |
彭焜, 朱鹤, 王赛鸽, 陈斌, 魏文栋, 李佳硕. 基于系统投入产出和生态网络分析的能源-水耦合关系与协同管理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9): 1514-1528. |
[3] |
白琪阶, 宋志松, 王红瑞, 邓彩云, 赵勇. 基于SWAT模型定量分析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对水文系统的影响——以漳卫南运河流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9): 1575-1587. |
[4] |
周迪, 周丰年.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俱乐部趋同的检验、测度及解释:2003—2015年[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7): 1103-1115. |
[5] |
杨梦婵, 叶有华, 张原, 陈龙, 张燚. 深圳市综合水质指数研究及其在水资源资产评估上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7): 1129-1138. |
[6] |
杨勤业, 景可, 徐建辉. 质疑:“红旗河”调水功能的可行性[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5): 893-898. |
[7] |
唐瑜, 宋献方, Bauer-Gottwein Peter, 卜红梅, 杨丽虎, 张应华, 韩冬梅, 马英, Davidsen Claus. 基于水经济价值的长江口环境流量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467-477. |
[8] |
孙才志, 姜坤, 赵良仕. 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2): 1999-2011. |
[9] |
成波, 李怀恩. 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量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2): 2055-2064. |
[10] |
秦长海, 甘泓, 汪林, 贾玲, 游进军, 周普. 实物型水资源资产负债表表式结构设计[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819-1831. |
[11] |
刁俊科, 崔东文. 基于鲸鱼优化算法与投影寻踪耦合的云南省初始水权分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954-1967. |
[12] |
洪思扬, 王红瑞, 来文立, 朱中凡. 我国能源耗水空间特征及其协调发展脱钩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5): 800-813. |
[13] |
余灏哲, 韩美. 基于水足迹的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时空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3): 474-483. |
[14] |
郭倩, 汪嘉杨, 张碧. 基于DPSIRM框架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3): 484-493. |
[15] |
张欣莹, 解建仓, 刘建林, 朱记伟, 姜仁贵. 基于熵权法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域类型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2): 301-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