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14, Vol. 29 ›› Issue (4): 587-597.doi: 10.11849/zrzyxb.2014.04.004
侯彩霞, 赵雪雁, 文岩, 张亮, 张方圆
收稿日期:
2013-01-21
修回日期:
2013-06-27
出版日期:
2014-04-20
发布日期:
2014-04-20
作者简介:
侯彩霞(1986-),女, 山西长治人,硕士生,主要研究生态经济。E-mail:houcaixia1987@163.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125019,41361106,4106105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910);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HOU Cai-xia, ZHAO Xue-yan, WEN Yan, ZHANG Liang, ZHANG Fang-yuan
Received:
2013-01-21
Revised:
2013-06-27
Online:
2014-04-20
Published:
2014-04-20
Contact:
赵雪雁,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E-mail:xbzhaoxy@163.com
E-mail:xbzhaoxy@163.com
About author:
10.11849/zrzyxb.2014.04.004
摘要: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碳排放量大部分来自发达城市,但是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因此农户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论文将二氧化碳的质量作为碳足迹的单位,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测算了当地农户碳足迹,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和Gini 系数分析了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碳足迹的结构特点,并且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农户碳足迹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张掖市农户碳足迹总量为1.63×109 kgCO2,人均碳足迹为2.14×103 kgCO2;②从碳足迹类型来看,农户的碳足迹主要来自于能源消费,其次是房屋建设,食物生产加工和交通运输所占比例最小;③从碳足迹内部结构来看,张掖市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碳足迹有较大差异,非农户的碳足迹最大,其次是兼业户,纯农户的最小;④从碳足迹占有量的公平性看,碳足迹占有量偏差最大的为交通运输,Gini系数为0.51,其次是能源利用,Gini系数为0.41,食物生产加工碳足迹占有量比较合理,Gini系数为0.35,房屋建设的碳足迹占有量高度平均,Gini系数仅为0.12;⑤人口数量、收入水平和非农化是影响碳足迹的主要因素,随着人口数量增大、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非农化程度的加深,农户碳足迹在不断增加。
中图分类号:
侯彩霞, 赵雪雁, 文岩, 张亮, 张方圆. 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碳足迹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4): 587-597.
HOU Cai-xia, ZHAO Xue-yan, WEN Yan, ZHANG Liang, ZHANG Fang-yuan. Different Subsistence Farmers, Carbon Footprint Research:A Case Study of City of Zhangye in Midstream of Heihe River Basin[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4, 29(4): 587-597.
[1] 张坤民. 低碳世界中的中国: 地位、挑战与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3): 1-7. |
[1] | 陈佳, 杨新军, 温馨, 邓梦麒. 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适应性演化理论框架与实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7): 1586-1601. |
[2] | 李航飞, 韦素琼, 魏少彬. 农户视角下台湾农业技术在大陆扩散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韶关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兰花种植业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7): 1686-1698. |
[3] | 杨传明. 新旧常态中国产业全碳足迹复杂网络比较[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2): 313-328. |
[4] | 赵丹丹, 周宏, 高富雄. 农户分化、技术约束与耕地保护技术选择差异——基于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农户技术采纳理论分析框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2956-2967. |
[5] | 李贵芳, 周丁扬, 石敏俊. 西北干旱区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4): 853-866. |
[6] | 王淑新, 何红, 李双, 杜建括. 中国旅游足迹家族研究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2): 424-436. |
[7] | 李博伟. 土地流转契约稳定性对转入土地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和环境效率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1): 2317-2332. |
[8] | 罗文哲, 蒋艳灵, 王秀峰, 刘华先, 陈远生. 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分析——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1): 2469-2480. |
[9] | 杨文娟, 赵荣钦, 张战平, 肖连刚, 曹连海, 王帅, 杨青林. 河南省不同产业碳水足迹效率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 92-103. |
[10] | 刘晨芳, 赵微. 农地整治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分析——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9): 1613-1626. |
[11] | 张琦峰, 方恺, 徐明, 刘庆燕.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碳足迹研究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4): 696-708. |
[12] | 肖兴媛, 胡敏悦, 李秀彬, 谈明洪, 赵相伟, 郑璐倩. 基于地块尺度的黑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张掖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386-397. |
[13] | 冯浩源, 石培基, 周文霞, 陈佳银, 张学斌.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约束下的城镇化水平阈值分析——以张掖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287-301. |
[14] | 王一超, 郝海广, 张惠远, 翟瑞雪, 张强. 农牧交错区农户生计分化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影响——以宁夏盐池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302-312. |
[15] | 王天穷, 顾海英. 我国农村能源政策以及收入水平对农户生活能源需求的影响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8): 1286-12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