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elnap J, Lange O L. Biological Soil Crust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Management[M].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1: 471-479.
[2] Chen Jin, Zhang Yuanming, Tamura M, et al. A new index for mapping lichen-dominated biological soil crust in desert area[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5, 96: 165-175.
[3] Kidron G D, Barzilay E, Sachs E. Microclimate control upon san microbiotic crusts, western Negev Desert, Israel[J]. Geomorphology, 2000, 36: 1-18.
[4] Belnap J. The world at your feet: desert biological soil crusts[J].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ment, 2003, 1 (5): 181-189.
[5] 苏延桂, 李新荣, 贾荣亮, 等.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苔藓结皮对荒漠土壤种子库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 (3): 504-508.
[6] 郭轶瑞, 赵哈林, 赵学勇, 等. 科尔沁沙地结皮发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21(1): 135-139.
[7] 赵允格, 许明详, 王全九, 等.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生物结皮理化性状初报[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8): 1429-1434.
[8] 孟杰, 卜崇峰, 赵玉娇, 等. 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结皮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1): 1864-1874.
[9] 高丽倩, 赵允格, 秦宁强, 等.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物理属性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8): 1316-1326.
[10] 李莉, 孟杰, 杨建振, 等. 不同植被下生物结皮的水分入渗与水土保持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5): 105-109.
[11] 肖波, 赵允格, 邵明安. 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结皮对土壤水分入渗能力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 (12): 35-40.
[12] 成向荣, 黄明斌, 邵明安. 神木水蚀风蚀交错带主要人工植物细根垂直分布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27(2): 321-327.
[13] 李勉, 李占斌, 刘普灵, 等.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侵蚀坡向分异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18(1): 63-65.
[14] 贾恒义, 雍绍萍, 王富乾. 神木地区的土壤资源[C]//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 1993, 18: 36-46.
[15] 卜崇峰, 石长春, 蔡强国. 土壤结皮几种分析测算指标的应用评价[J].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2): 240-243.
[16] 白学良. 内蒙古苔藓植物志[M].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7: 199-226.
[17] 陈邦杰. 中国苔藓植物属志: 上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3: 173-227.
[18] 高谦. 中国苔藓志: 第二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113-261.
[19] 高谦. 中国苔藓志: 第四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20] 李金峰, 孟杰, 叶菁, 等. 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结皮的形成过程与发育特征[J]. 自然自然学报, 2014, 29(1): 67-79.
[21] 李新荣, 张元明, 赵允格. 生物土壤结皮研究: 进展、前沿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1): 11-24.
[22] 刘利霞, 张宇清, 吴斌. 生物结皮对荒漠地区土壤及植物的影响研究述评[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5(6): 106-112.
[23] 肖波, 赵允格, 邵明安. 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区两种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7, 27(11): 4662-4670.
[24] 卢晓杰, 张克斌, 李瑞.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物结皮的主要影响因子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14(6): 1-4.
[25] 刘春利, 邵明安, 张兴昌, 等. 神木水蚀风蚀交错带退耕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1): 132-135.
[26] 周萍, 刘国彬, 侯喜禄. 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不同坡面及坡位土壤理化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1): 7-12.
[27] 吕建亮, 廖超英, 孙长忠, 等. 黄土地表藻类结皮分布影响因素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1): 11-14.
[28] 赵允格, 许明祥, Jayne Belnap. 生物结皮光合作用对光温水的响应及其对结皮空间分布格局的解译[J]. 生态学 报, 2010, 30(17): 4668-4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