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军, 翁海卿, 袁雷, 等. 近40年西藏怒江河谷盆地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J]. 地理学报, 2009, 64(5): 581-591.
[2] IPCC. Summa for Policymakers of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1 Science Basis[M].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 王遵娅, 丁一汇, 何金海, 等.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J]. 气象学报, 2004, 62(2): 228-236.
[4] 李林, 李凤霞, 郭安红, 等. 近43年来"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及其突变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1): 79-85.
[5] 施雅风, 沈永平, 李栋粱, 等.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J]. 第四纪研究, 2003, 23(2): 152-164.
[6] 周驰, 何隆华, 杨娜.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艾比湖湖泊面积的影响[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 30(2): 121-126.
[7] 苏颖君, 张振海, 包安明. 艾比湖生态环境恶化及防治对策[J]. 干旱区地理, 2002, 25(2): 143-148.
[8] 方精云. 吉良龟夫与生态学的发展[J]. 生态学杂志, 1995, 14(2): 70-75.
[9] 马占云, 林而达, 吴正方. 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J]. 资源科学, 2007, 29(6): 16-24.
[10] 李珍, 姜逢清. 1961—2004年新疆气候突变分析[J]. 冰川冻土, 2007, 29(3): 351-359.
[11] 王钧, 蒙吉军. 黑河流域近60年来径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08, 28(1): 83-88.
[12] 苏宏超, 魏文寿, 韩萍. 新疆近50a来的气温和蒸发变化[J]. 冰川冻土, 2003, 25(2): 174-177.
[13] 何清, 杨青, 李红军. 新疆40a来气温、降水和沙尘天气变化[J]. 冰川冻土, 2003, 25(4): 423-427.
[14] 辛渝, 陈洪武, 张广兴, 等. 博州气候暖湿化中若干其他气候特征的变化[J]. 中国沙漠, 2008, 28(3): 526-536.
[15] 陈志华, 石广玉, 车慧正. 近40a来新疆地区太阳辐射状况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05, 28(6): 734-739.
[16] Torrence C, Compo G P. A practical guide to wavelet analysis[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98, 79: 61-78.
[17] 郝志新, 郑景云, 葛全胜. 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变化的周期分析[J]. 地理学报, 2007, 62(5): 537-544.
[18] 禹朴家, 徐海量, 张青青, 等. 1959—2007年玛纳斯河流域干湿季气候变化趋势[J]. 冰川冻土, 2010, 32(6): 1121-1129.
[19] 辛渝, 毛炜峄, 李元鹏, 等. 新疆不同季节降水气候分区及变化趋势[J]. 中国沙漠, 2009, 29(5): 948-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