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应龙, 谢永生, 李晓, 等. 黄土沟壑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稳定性及成本效益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4): 201-204.
[2] 赵芹, 罗茂盛, 曹叔尤, 等. 汶川地震四川灾区水土流失经济损失评估及恢复对策[J].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2009, 41(3): 289-293.
[3] 杨志新, 郑大玮, 李永贵. 北京市土壤侵蚀经济损失分析及价值估算[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18(3): 175-178.
[4] 朱高红, 毛锋. 我国水土流失影响辨识与直接经济损失评估[J]. 中国水土保持, 2007(8): 4-7.
[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数据库. http://www.soil.csdb.cn, 2005-06-15/2010-08-20.
[6] 董海京, 殷晓松. 云南省山地农业的不合理利用及耕地减少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J]. 农业环境保护, 1994, 13(6): 264-266, 278.
[7] 夏明友, 吴智佺. 南充市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估值[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6(增刊1): 79-81.
[8] 卜兆宏, 刘绍清. 土壤流失量及其参数实测的新方法[J]. 土壤学报, 1995, 32(2): 210-219.
[9] 田亚平, 李虹, 邓运员. 湖南省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评估[J].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4): 42-46.
[10] 李兰, 周忠浩, 刘刚才. 容许土壤流失量的研究现状及其设想[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10): 1127-1134.
[11] 朱高洪, 毛志锋. 我国水土流失的经济影响评价[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6(1): 63-66.
[12] 向平安, 黄璜, 燕惠民, 等. 湖南洞庭湖区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评估[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11): 2187-2193.
[13] Robert Costanza, Palph d’Arge, Rudolf de Groot,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Nature, 1997, 386: 253-260.
[14] 谢高地, 肖玉, 甄霖, 等. 我国粮食生产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3): 10-13.
[15] 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等.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2): 189-196.
[16] 李季, 靳百根, 崔玉亭, 等. 中国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估算——湖北、湖南案例研究[J]. 生态学报, 2001, 21(9): 1474-1483.
[17] 孙铁珩, 周启星, 李培军. 污染生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18] James L D, Lee R R. 水资源规划经济学[M]. 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
[19] 孙峻, 高燚, 柯崇宜, 等. 污染损失率法在污水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青岛大学学报, 1999, 14(3): 58-59.
[20] 陈妙红, 邹欣庆, 韩凯, 等. 基于污染损失率的连云港水环境污染功能价值损失研究[J]. 经济地理, 2005, 25(2): 223-227.
[21] 卜跃先, 柴铭. 洞庭湖水污染环境经济损害初步评价[J]. 人民长江, 2001, 32(4): 27-28.
[22] 张维理, 武淑霞, 冀宏杰, 等.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7): 1008-1017.
[23] 刘长礼, 叶浩, 董华, 等. 应用"浓度-价值损失率法"评估地下水源污染经济损失——以石家庄滹沱河地下水源为例[J]. 资源科学, 2006, 28(6): 2-9.
[24] 李春贵. 农田退化价值损失评估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25] 妙旭华. 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J].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0, 13(2): 100-102.
[26] 李团结, 郑新伟, 陈晓军, 等. 农用残膜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1): 282-283.
[27] 孙新章,周海林,谢高地.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55-60.
[28] 邹建文, 刘树伟, 秦艳梅, 等.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量估算: 模型应用[J]. 环境科学. 2009, 30(4): 949-955.
[29] 朱鲁生, 王玉军, 李光德, 等. 中国农业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进展, 1995, 3(5): 26-34.
[30] 肖玉, 谢高地, 鲁春霞, 等. 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及其价值[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5): 617-623.
[31] WMO, UNEP. IPCC . http://www.ipcc.ch, 2007-02-15/2010-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