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峰元, 李圣法, 董婧, 等. 春季东海区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J]. 海洋渔业, 2005, 27(1): 26-32.
[2] 徐兆礼, 晁敏, 陈亚瞿. 东海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特征[J]. 海洋学报, 2004, 26(3): 93-101.
[3] 李少箐, 黄加祺, 郭东辉, 等. 台湾海峡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45(增刊2): 24-31.
[4] 纪焕红, 叶属峰. 长江口浮游动物生态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 海洋科学, 2006, 30(6): 23-30.
[5] 宋伦, 周遵春, 王年斌, 等. 锦州湾夏季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J]. 水产科学, 2006, 25(8): 408-412.
[6] 李建生, 严利平, 李惠玉, 等.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夏秋季小黄鱼数量分布及与浮游动物的关系[J]. 海洋渔业, 2007, 27(1): 31-37.
[7] 徐兆礼, 王荣, 陈亚瞿. 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Ⅰ. 数量分布[J]. 水产学报, 2003, 27(增刊1): 1-8.
[8] 陈亚瞿, 徐兆礼, 杨元利. 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Ⅱ. 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J]. 水产学报, 2003, 27(增刊1): 9-15.
[9] 陈亚瞿, 徐兆礼, 赵文武. 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Ⅲ. 优势种[J]. 水产学报, 2003, 27(增刊1): 16-22.
[10] 杨关铭, 何德华, 王春生, 等. 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的研究Ⅰ. 数量分布[J]. 海洋学报, 1999, 21(4): 78-86.
[11] 杨关铭, 何德华, 王春生, 等. 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的研究Ⅱ. 群落特征[J]. 海洋学报, 1999, 21(6): 72-80.
[12] 杨关铭, 何德华, 王春生, 等. 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的研究Ⅲ. 指示性种类[J]. 海洋学报, 2000, 22(1): 93-101.
[13] 郑执中, 郭玉洁, 王荣, 等. 浙江近海浮游动物过生态调查研究. 浙江近海渔业资源调查报告: 海洋生物. 1964: 237-266.
[14] 章箐, 杨关铭, 王春生, 等. 舟山群岛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研究Ⅰ. 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J]. 海洋学研究, 2008, 26(4): 20-27.
[15] 徐兆礼, 陈亚瞿. 东黄海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聚集强度与鲐鱼渔场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1989, 8(4): 13-15.
[16] 孙湘平. 中国近海区域海洋[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6: 229-238.
[17] 张秋华, 程家骅, 徐汉祥, 等. 东海区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6-32.
[18] 陈柏云. 中国海洋浮游桡足类区系的初步研究[J]. 海洋学报, 1984, 5(增刊1): 914-922.
[19] 徐兆礼. 东海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种群生态特征[J]. 海洋与湖沼, 2006, 37(2): 229-238.
[20] Wang R, Zuo T, Wang K. The Yellow Sea cold bottom water—An over summering site for Calanus sinicus (Copepoda, Crustacea) [J]. Journal of Plankton Research, 2003, 25(2): 169-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