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re Writing Team, Pachauri R K, Reisinger A.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 II and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http: //www.ipcc.ch/publications_and_data/publications_ipcc_fourth_assessment_report_synthesis_report. htm, 2007.
[2] 周淑贞, 束炯. 城市气候学[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4.
[3] 王绍武. 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J]. 气象, 1990, 6(2): 11-15.
[4] 薛宇峰, 杨超梅. 近百年全球气温变化及其趋势预测[J]. 四川气象, 2006(3): 16-19.
[5] 陈少勇, 郭忠祥, 高蓉, 等. 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气温的气候变暖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4): 478-485.
[6] 姜晓艳, 刘树华, 马明敏, 等. 中国东北地区近百年气温序列的小波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4(2): 122-125.
[7] 罗军辉, 冯平, 哈力旦·A, 等. MATLAB7. 0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8] 胡昌华, 张军波, 夏军, 等. 基于MATLAB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小波分析[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9] 覃军, 张录军, 胡江林. 武汉近百年来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J]. 气象科学, 2001, 21(2): 206-210.
[10] 刘莉红, 郑祖光. 近百余年我国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分析[J]. 南京气象学报, 2003, 26(3): 378-383.
[11] 刘德地, 李梅, 楼章华, 等. 近50年来浙江省降雨特性变化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1): 1973-1983.
[12] 衡彤, 王文圣, 丁晶. 降水量时间序列变化的小波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11(5): 466-470.
[13] Huang N E, Shen Z, Long S R, et al.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the Hilbert spectrum for nonlinear and nonstationaty series analysis [J]. Proc. R. Soc. Lond. A, 1998, 454: 899-995.
[14] Huang N E, Shen Z, Long S R. A new view of nonlinear water waves: The Hilbert spectrum [J]. 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1999, 31: 417-457.
[15] 邓拥军, 王伟, 钱成春, 等. EMD方法及Hilbert变换中边界问题的处理[J]. 科学通报, 2001, 46(3): 257-63.
[16] 冯平, 丁志宏, 韩瑞光. 基于EMD的洮河年径流量变化多时间尺度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12): 73-76.
[17] 刘莉红, 郑祖光, 琚建华. 基于EMD方法的我国气温和东部年降水量序列的振荡模态分析[J]. 高原气象, 2008, 27(5): 1060-1065.
[18] 李强, 吴健, 等. 利用EMD方法提取太阳活动周期成分[J]. 空间科学学报, 2007, 27(1): 1-6.
[19] Donald B Percival, Andrew T Walden. 时间序列分析的小波方法[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0]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7: 182-184.
[21] 许世远, 束炯, 王铮, 等. 上海城市自然地理图集[M]. 中华地图学社,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