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文圣, 丁晶, 向红莲. 水文时间序列多时间尺度分析的小波变换法[J].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2002, 34(6): 14-17.
[2] 彭玉华. 小波变换与工程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3] Morlet J, Arens G, Fourgeau E, et al. Wave propagation and sampling theory and complex waves [J]. Geophysics, 1982, 47(2): 222-236.
[4] 王文圣, 丁晶, 李跃清. 水文小波分析[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5] 姜晓艳, 刘书华, 马明敏, 等. 中国东北地区近百年来气温序列的小波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4(2): 122-125.
[6] 姜晓艳, 刘书华, 马明敏, 等. 东北地区近百年来降水时间序列变化规律的小波分析[J]. 地理研究, 2009, 28(2): 354-362.
[7] 孙力, 安刚, 丁立, 等. 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气候分析[J]. 气象学报, 2000, 58(1): 70-82.
[8] 杨素英, 王谦谦. 近50a东北地区的夏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26(5): 653-660.
[9] 宋小燕, 穆兴民, 高鹏, 等. 松花江哈尔滨站近百年来径流变化趋势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0): 1803-1809.
[10] 徐东霞, 章光新, 冯夏清. 嫩江流域径流量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J]. 资源科学, 2009, 31(9): 1592-1598.
[11] 李林育, 焦菊英, 李锐, 等. 松花江流域河流泥沙对人类活动的相应特征[J]. 泥沙研究, 2009, 6(2): 62-70.
[12] 穆兴民, 高鹏, 王双银, 等. 东北三省区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关系演进[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7(5): 37-42.
[13] 孙永罡, 白人海. 松花江、嫩江流域主要气象灾害研究[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5.
[14] 汪丽娜, 张晓萍, 穆兴民, 等. 陕北黄土丘陵区面平均雨量推算方法[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6(2): 15-19.
[15] 于浩, 张晓萍, 李锐. 延河流域径流和输沙周期变化特征的小波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6(4): 18-22.
[16] 邓自旺, 林振山, 周晓兰. 西安市近50年来气候变化多时间尺度分析[J]. 高原气象, 1997, 16(1): 81-93.
[17]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 黑龙江卷[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18] 中国湿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课题组. 三江平原开发历史回顾[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8(1): 15-19.
[19] 鄂竟平. 加强领导明确重点全力搞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J]. 中国水土保持, 2003(11): 1-3.
[20] 徐东霞, 章光新, 尹雄锐. 近50年嫩江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416-421.
[21] 林振山, 邓自旺. 子波气候诊断技术的研究[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