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静爱. 中国地理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02-303.
[2] 熊毅, 李庆逵. 中国土壤[M]. 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233-251.
[3] 石元春, 李韵珠. 盐渍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干旱区研究, 1986(4): 38-44.
[4] 石元春. 以黄淮海平原为例谈区域资源开发和持续利用[J].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4(3): 239-244.
[5] Marlet S, Bouksila F, Bahri A. Water and salt balance at irrigation scheme scal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for salinity assessment in a Saharan oasis [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9, 96: 1311-1322.
[6] 黄荣翰. 中国盐碱地的水利土壤改良[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85: 232-235.
[7] 张晓敏. 黄河三角洲荒碱地"上农下渔"开发模式探索[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6): 116-117.
[8] 史培军, 哈斯, 袁艺, 等.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 脱盐机理与可利用价值[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2(3): 353-359.
[9] 顾卫, 顾松刚, 史培军, 等. 海冰厚度的时间变化特征与海冰再生周期研究[J]. 资源科学, 2003, 25(3): 24-32.
[10] 史培军, 范一大, 哈斯, 等. 利用AVHRR和MODIS数据测算海冰资源量——以渤海海冰资源测算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2): 138-143.
[11] 肖建国, 解利昕, 王继忠, 等. 渤海海冰融水盆栽小麦试验研究——海冰融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土壤盐分积累的影响[J]. 资源科学, 2003, 25(3): 37-43.
[12] 张国明, 顾卫, 吴之正, 等. 海冰水不同盐含量处理对棉花、小麦和玉米种子萌发影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42(2): 209-212.
[13] 王静爱, 苏筠, 刘目兴.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87 (3): 85-72.
[14] 刘兆普, 刘玲, 陈铭达, 等. 利用海水资源直接农业灌溉的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4): 423-429.
[15] 李天杰, 郑应顺, 王云. 土壤地理学[M]. 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198.
[16] 尚德福. 宁夏银北地区地下水临界深度的计算[J]. 地下水, 1985(4): 10-12.
[17] 李云峰. 地下水临界深度及其测定方法讨论[J].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88, 10(3): 10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