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卫国. 气候资源学[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8: 28-83.
[2] 马淑红, 雄建国, 杨新才, 等. 太阳能电站日照时数推算[J]. 气象, 2000, 26(2): 45-49.
[3] 马志福, 谭芳. 塔里木盆地日照时数分布规律研究及应用[J]. 资源科学, 2000, 20(2): 40-45.
[4] 张运林, 秦伯强, 陈伟民, 等. 太湖无锡地区近40a来日照的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科学, 2003, 23(2): 231-237.
[5] 李晓文, 李维亮, 周秀骥. 中国近30年太阳辐射状况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9(1): 24-31.
[6] 买苗, 曾燕, 邱新法, 等. 黄河流域近40 a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特征[J]. 气象, 2006, 32(5): 62-66.
[7] 何彬方, 冯妍, 荀尚培, 等. 安徽省5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7): 1275-1285.
[8] 郭军, 任国玉. 天津地区近40a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气象科技, 2006, 34(4): 415-420.
[9] 杜军, 边多, 胡军, 等. 西藏近35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07, 62(5): 492-500.
[10] Stanhill G, Cohen S. Global dimming: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a widespread an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global radiation with discussion of its probable causes and possible agricultural consequence [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1, 107: 255-278 .
[11] 施能, 黄先香, 杨扬. 1948—2000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场趋势变化的时、空特征[J]. 大气科学2003, 27(6): 971-982.
[12] 符淙斌, 王强.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J]. 大气科学, 1992, 16(4): 482-493.
[13] 陈少勇, 王劲松, 石圆圆, 等. 中国东部季风区1961年—2006年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J]. 资源科学, 2009, 31(3): 462-471.
[14] 李栋梁, 谢金南, 王文. 中国西北夏季降水特征及其异常研究[J]. 大气科学, 1997, 21(3): 331-340.
[15] 刘佳, 何清, 刘蕊, 等. 新疆太阳辐射特征及其太阳能资源状况[J]. 干旱气象, 2008, 26(4): 61-66.
[16] 陈少勇, 董安祥. 中国西北地区总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6, 21(3): 171-174.
[17] 陈少勇, 董安祥, 孙秉强. 中国西北低云量的分布及气候变化[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特): 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