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昌华, 崔丹丹.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J]. 世界环境, 2005, (3): 56-65.
[2]. 印红. 在"长江流域湖泊保护与管理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南昌, 2009-05-26.
[3]. 宋长青, 杨桂山, 冷疏影, 等. 湖泊及流域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湖泊科学, 2002, 14(4): 289-300.
[4]. 刘永, 郭怀成. 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5]. 刘永, 郭怀成, 黄凯. 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与方法[J]. 生态学报, 2007, 27(12): 5352-5360.
[6]. 王毅. 探索中国推进流域综合管理的发展路线图[J]. 人民长江, 2009, 40(8): 8-10.
[7]. 吴次芳, 徐根宝. 土地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7.
[8]. 美国生态学会. 土地利用与管理的生态系统原理和准则[J]. 中国土地学会会刊, 2005, (特刊).
[9]. 王文杰, 潘英姿, 王明翠, 等. 区域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概念、理论柜架及其应用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23(2): 1-8.
[10]. 魏晓华, 孙阁. 流域生态系统过程与管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1]. 张玉珍, 陈能汪, 曹文志, 等. 南方丘陵地区农业小流域最佳管理措施模拟评价[J]. 资源科学, 2005, 27(6): 151-155.
[12]. 李恒鹏, 陈雯, 刘晓玫. 流域综合管理方法与技术[J]. 湖泊科学, 2004, 16(1): 85-90.
[13]. 赵哲远, 吴次芳, 顾海杰, 等. 关于土地生态管理的探讨[J]. 浙江国土资源, 2003, (6): 31-34.
[14]. 赵敏. 略论中国古代的土地生态管理[J]. 中州学刊, 2005, (4): 187-189.
[15]. 李世东. 世界重点生态工程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16]. 姜春云. 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17]. 蔡海生. 基于GIS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以江西省鄱阳湖区为例.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07.
[18]. 周丰, 刘永, 黄凯, 等. 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其关键问题[J]. 水科学进展, 2007, 18(2): 216-222.
[19]. 郭怀成, 黄凯, 刘永, 等. 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念框架及其关键问题[J]. 地理研究, 2007, 26(4): 789-798.
[20].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Ecosystem management programme: A new approach to sustainability . www. unep. org/depi/. 2009-02.
[21]. 宁淼, 王奇, 叶文虎.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16(3): 38-42.
[22]. 祀人. 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指出地球生态堪忧[J]. 生态经济, 2005, (7): 9-11.
[23]. 张永民, 赵士洞. 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对策[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7): 748-7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