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10, Vol. 25 ›› Issue (5): 842-849.doi: 10.11849/zrzyxb.2010.05.015
刘杰1|万剑华2|赵军3
出版日期:
2010-05-31
发布日期:
2010-05-31
LIU Jie1,WAN Jian-hua2,ZHAO Jun3
Online:
2010-05-31
Published:
2010-05-31
摘要:
论文综合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利用相匹配、各生态功能区空间格局导向性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目标的原则,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基于该方案,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研究。最后,针对“三网”绿化工程规划,对基于优化配置后的未绿化宜林牧用地进行立地条件分析和树种配置,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生态绿洲。
刘杰, 万剑华, 赵军. 基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三网”绿化工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5): 842-849.
LIU Jie, WAN Jian-hua, ZHAO Jun. Research on the project of road and water and cropland planting based on optimal allocation schem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 25(5): 842-849.
[1] | 王大伟, 白军红, 赵庆庆, 卢琼琼, 张树岩. 黄河三角洲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盐分的剖面分异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2): 438-448. |
[2] | 王玮, 闫慧敏, 杨艳昭, 杜文鹏. 基于膳食营养需求的西藏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921-933. |
[3] | 韩博, 金晓斌, 孙瑞, 项晓敏, 刘晶, 曹帅, 周寅康. 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4): 718-731. |
[4] | 于小娟, 薛振山, 张仲胜, 宋晓林, 张红日. 潮沟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典型景观格局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504-2515. |
[5] | 杨薇, 靳宇弯, 孙立鑫, 孙涛, 邵冬冬.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516-2528. |
[6] | 郭雨桐, 崔圆, 王晨, 王倩, 修玉娇, 肖蓉, 张明祥. 湿地要素中碳氮同位素特征与水文连通的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554-2568. |
[7] | 王青, 骆梦, 邱冬冬, 谢湉, 施伟, 崔保山. 滨海盐沼水文特征对盐地碱蓬定植过程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569-2579. |
[8] | 任冉冉, 夏江宝, 张淑勇, 赵自国, 赵西梅. 黄河三角洲柽柳光合作用及树干液流对潜水埋深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615-2628. |
[9] | 厉彦玲, 赵庚星. 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489-503. |
[10] | 刘继来, 刘彦随, 李裕瑞, 胡银根. 2007—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时空耦合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1): 1861-1871. |
[11] | 张浩, 冯淑怡, 曲福田. 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性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6): 1002-1015. |
[12] | 宋戈, 徐四桂, 高佳. 土地发展权视角下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增值收益分配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883-1891. |
[13] | 张同瑞, 赵庚星, 高明秀, 常春艳, 王卓然. 基于近地多光谱和OLI影像的黄河三角洲冬小麦种植区盐分估算及遥感反演——以山东省垦利县和无棣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6): 1051-1060. |
[14] | 赵可, 徐唐奇,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规模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3): 390-401. |
[15] | 李陈, 靳相木. 基于质量提升的规划期内县域耕地产能占补平衡潜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2): 265-2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