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10, Vol. 25 ›› Issue (5): 802-810.doi: 10.11849/zrzyxb.2010.05.011
孙雁1|刘友兆2
出版日期:
2010-05-31
发布日期:
2010-05-31
SUN Yan1,LIU You-zhao2
Online:
2010-05-31
Published:
2010-05-31
摘要:
站在细碎化的角度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构建基于细碎化视角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西省分宜县10乡镇2004年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文献资料法、景观格局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AHP方法,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分宜县南部乡镇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高;北部土地细碎化程度最高,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低;位于中部平原区乡镇,其土地细碎化水平处于中间水平,其可持续利用能力在全县处于中间水平。论文构建的基于土地细碎化视角下的乡镇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区域细碎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孙雁, 刘友兆. 基于细碎化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江西分宜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5): 802-810.
SUN Yan, LIU You-zhao. Evaluation of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based on land fragmentation: A case on Fenyi County, Jiangxi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 25(5): 802-810.
[1] | 王大伟, 白军红, 赵庆庆, 卢琼琼, 张树岩. 黄河三角洲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盐分的剖面分异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2): 438-448. |
[2] | 李鸿雁, 原若溪, 王小军, 张蕾, 于文泉. 吉林省泥石流易发区的降雨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7): 1222-1230. |
[3] | 郭贯成, 丁晨曦. 土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规模报酬影响的量化研究——基于江苏省盐城市、徐州市的实证数据[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2): 202-214. |
[4] | 王媛, 程曦, 殷培红, 张雪花. 影响中国碳排放绩效的区域特征研究——基于熵值法的聚类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7): 1106-1116. |
[5] | 刘学锋, 向亮, 翟建青. 环境变化对滦河流域径流影响的定量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2): 244-252. |
[6] | 王鹤龄, 王润元, 张强, 刘德祥, 蒲金涌. 甘肃省作物布局演变及其对区域气候变暖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3): 413-421. |
[7] | 高媛媛, 王红瑞, 许新宜, 高雄, 史秋阳. 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2): 204-214. |
[8] | 方恺, 李焕承. 基于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的中国自然资本利用省际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12): 1995-2005. |
[9] | 何为, 修春亮. 吉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8): 1287-1296. |
[10] | 何为, 修春亮. 吉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8): 1287-1296. |
[11] | 赵海霞, 朱德明, 王波. 工业行业资源节约程度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5): 893-902. |
[12] | 邱灵, 申玉铭, 任旺兵, 严婷婷.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5): 920-928. |
[13] | 张文佳, 张永战. 中国风电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4): 585-595. |
[14] | 云雅如, 方修琦, 王媛, 陶军德, 乔佃锋. 黑龙江省过去20年粮食作物种植格局变化及其气候背景[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5): 697-705. |
[15] | 刘彦随. “2004’全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综述[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6): 826-8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