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玉峰, 罗专溪, 于亚军, 陈迎辉, 张树刚, 张清华. 京津冀西北典型区域地下水位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301-1313. |
[2] |
张清华, 赵玉峰, 唐家良, 陆文, 罗专溪. 京津冀西北典型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补给源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314-1325. |
[3] |
雷义珍, 曹生奎, 曹广超, 杨羽帆, 兰垚, 季雨桐, 李华非. 青海湖沙柳河流域不同时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0): 2528-2538. |
[4] |
龚亚珍, 关宝珠, 代喆, 张惠. 基于外部效应分析机井密度对地下水位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3): 633-645. |
[5] |
朱浩楠, 刘晓冉, 孙佳, 王颖, 廖代强, 周杰. 湿地公园对局地气候舒适性影响的数值试验[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2): 412-423. |
[6] |
赵自国, 赵凤娟, 夏江宝, 王月海. 地下水矿化度对黄河三角洲柽柳光合及耗水特征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588-2600. |
[7] |
任冉冉, 夏江宝, 张淑勇, 赵自国, 赵西梅. 黄河三角洲柽柳光合作用及树干液流对潜水埋深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615-2628. |
[8] |
罗文哲, 蒋艳灵, 王秀峰, 刘华先, 陈远生. 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分析——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1): 2469-2480. |
[9] |
袁瑞强, 张文新, 王鹏, 王仕琴. 引黄调水对汾河受水区水环境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8): 1416-1426. |
[10] |
崔丽娟, 赵欣胜, 李伟, 康晓明, 雷茵茹, 张曼胤, 孙宝娣, 于菁菁. 基于土壤渗透系数的吉林省湿地补给地下水功能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9): 1457-1468. |
[11] |
谢花林, 程玲娟. 地下水漏斗区农户冬小麦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北衡水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2): 2012-2022. |
[12] |
周荣卫, 何晓凤. 海面动力学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对近海风资源评估结果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3): 513-522. |
[13] |
王丹阳, 李景保, 叶亚亚, 谭芬芳. 一种改进的灰水足迹计算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2): 2120-2130. |
[14] |
董旭光, 孟祥新, 徐洪雄, 陈艳春, 刘焕彬. 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WRF同化模拟及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6): 1029-1042. |
[15] |
张兵, 宋献方, 张应华, 韩冬梅, 杨丽虎, 唐常源. 基于氚和CFCs的三江平原浅层地下水更新能力估算[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1): 1859-1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