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才钰, 许有鹏, 刘鹏飞, 王强, 王杰. 东部湿润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的土壤水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90-500. |
[2] |
杨静涵, 刘梦云, 张杰, 张萌萌, 曹润珊, 曹馨悦.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743-754. |
[3] |
陆荣杰, 王莺, 吴家森, 姜培坤. 不同经营方式毛竹林氮流失年动态规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296-1305. |
[4] |
陶雯, 张旭博, 孙志刚, 李仕冀, 刘晓洁, 张崇玉, 欧阳竹, 成升魁. 华北引黄灌区粮食产量与农业土壤资源质量时空分布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4): 829-838. |
[5] |
王浩, 罗格平, 王伟胜, PACHIKINKonstantin, 李耀明, 郑宏伟, 胡伟杰.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锡尔河中下游农田土壤水分反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717-2731. |
[6] |
张钦弟, 卫伟, 陈利顶, 杨磊.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水分和物种多样性沿降水梯度的分布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8): 1351-1362. |
[7] |
厉彦玲, 赵庚星. 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489-503. |
[8] |
张霞, 杜昊辉, 王旭东, 李军. 不同耕作措施对渭北旱塬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及其构成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2): 2223-2237. |
[9] |
王学春, 李军, 王红妮, 郝明德. 黄土高原冬小麦田土壤水分与小麦产量对降水和气温变化响应的模拟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8): 1398-1410. |
[10] |
杨萌, 岳天, 李永夫, 李永春, 何洁, 肖永恒, 姜培坤, 周国模. 常绿阔叶林改造为板栗林对土壤氮磷钾库及酶活性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5): 765-777. |
[11] |
彭海英, 童绍玉, 李小雁.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及其水文过程对灌丛化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4): 642-653. |
[12] |
郭二辉, 云菲, 冯志培, 常海荣, 杨喜田. 河岸带不同植被格局对表层土壤养分分布和迁移特征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7): 1164-1172. |
[13] |
郭正, 李军, 张玉娇, 曹裕, 张丽娜, 范鹏. 黄土高原不同降水量区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和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与比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1): 135-150. |
[14] |
吴昊. 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5): 858-869. |
[15] |
尹秋龙, 焦菊英, 寇萌. 极端强降雨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3): 459-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