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10, Vol. 25 ›› Issue (3): 353-367.doi: 10.11849/zrzyxb.2010.03.001

• 理论探讨 •    下一篇

基于农户行为的土地利用人工社会模型的构造与应用

黄河清1|潘理虎1,2,3|王强4,5|郑林4   

  1. 1.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太原 030024;4.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南昌 330022;5.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昌 330077
  • 出版日期:2010-03-31 发布日期:2010-03-31

An artificial society model of land use change in terms of households&rsquo|behaviors: Mode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HUANG He-qing1,PAN Li-hu1,2,3,WANG Qiang4,5,ZHENG Lin4   

  • Online:2010-03-31 Published:2010-03-31

摘要:

为探讨人工社会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创建了一个模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人工社会模型(LUC-ASM)。该模型以农户和农民为两类主体(agents),模拟分析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影响下,两类主体对自己承包土地利用方式的微观决策所可能产生的宏观效应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以鄱阳湖区一个现实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农户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行为特征为准则,利用LUC-ASM模型模拟未来30年内该村落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未来这一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与人口增长结构调整方式、国家土地利用与环保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城市化的影响下,该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短缺,农村土地有可能被撂荒,需要及早采用政策措施予以避免。总体而言,LUC-ASM模型能够形象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微观驱动机理及各种社会经济与环境因素影响的宏观效应,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认识。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人工社会, 农户行为, 基于主体建模, 土地撂荒, 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