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强, 许有鹏, 高斌, 王跃峰, 徐羽, 吴雷. 西苕溪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响应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4): 632-641. |
[2] |
赵忠贺, 徐增让, 成升魁, 鲁春霞, 刘高焕. 西藏生态系统碳蓄积动态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归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5): 755-766. |
[3] |
李广东, 方创琳, 王少剑, 张蔷. 城乡用地遥感识别与时空变化研究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4): 703-718. |
[4] |
李艳忠, 刘昌明, 刘小莽, 梁康, 白鹏, 冯异星. 植被恢复工程对黄河中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12): 2005-2020. |
[5] |
陈耀亮, 罗格平, 叶辉, 王渊刚, 黄小涛, 张琪, 蔡鹏. 1975—2005 年中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3): 397-408. |
[6] |
翟俊, 邵全琴, 刘纪远. 内蒙古高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6): 967-978. |
[7] |
欧维新, 肖锦成, 李文昊. 基于BP-CA的海滨湿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模拟研究——以大丰海滨湿地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5): 744-756. |
[8] |
魏伟, 石培基, 雷莉, 周俊菊, 颉斌斌. 基于景观结构和空间统计方法的绿洲区生态风险分析——以石羊河武威、民勤绿洲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2): 2023-2035. |
[9] |
王渊刚, 罗格平, 冯异星, 韩其飞, 范彬彬, 陈耀亮. 近50a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6): 994-1006. |
[10] |
赵锐锋, 姜朋辉, 赵海莉, 谢作轮, 金建玲.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破碎化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4): 583-595. |
[11] |
杨艳昭, 张伟科, 封志明, 刘东.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以西辽河流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3): 437-449. |
[12] |
戴声佩, 张勃. 基于CLUE-S模型的黑河中游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 ——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2): 336-348. |
[13] |
张俊华, 李国栋, 南忠仁, 肖洪浪, 赵丽萍. 耕作历史和种植制度对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2): 196-203. |
[14] |
崔步礼, 李小雁, 姜广辉, 张思毅, 黄央奎. 基于DEM的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以青海湖流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5): 871-880. |
[15] |
李传哲, 于福亮, 刘佳, 严登华, 周婷. 近20年来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定量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3): 353-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