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祥, 淮建军. 基于三级分层框架的农业气象灾害多风险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460-1471. |
[2] |
陈征, 王文杰, 蒋卫国, 贾凯, 陈坤. 黄淮海平原灌溉水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干旱的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228-1237. |
[3] |
罗纲, 阮甜, 陈财, 高超, 李鹏, 马松根, 李贺丽, 王欢. 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关联性——以淮河蚌埠闸以上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977-991. |
[4] |
李明, 王贵文, 柴旭荣, 胡炜霞, 张莲芝. 基于空间聚类的中国东北气候分区及其气象干旱时间变化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682-1693. |
[5] |
马尚谦, 张勃, 杨文义, 杨梅, 魏堃, 李帅, 何航, 候启, 魏怀东. 1960-2015年淮河流域异常初、终霜日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2): 359-373. |
[6] |
李明, 柴旭荣, 王贵文, 胡炜霞, 张莲芝.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2): 374-384. |
[7] |
张学梅, 王自奎, 沈禹颖, 杨惠敏. 基于临近台站气象数据的参考作物蒸散量估算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 179-190. |
[8] |
唐见, 曹慧群, 陈进. 长江源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因子关系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5): 840-852. |
[9] |
胡慧芝, 刘晓琼, 王建力. 气候变化下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4): 609-620. |
[10] |
柳媛普, 王素萍, 王劲松, 王芝兰. 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325-336. |
[11] |
李亚男, 秦耀辰, 谢志祥, 宁晓菊, 张丽君. 中国冬小麦麦收期连阴雨灾害风险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1): 1926-1939. |
[12] |
韦惠兰, 王光耀. 土地沙化区农民特征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的关系分析——基于环境公平视角[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7): 1134-1144. |
[13] |
唐敏, 张勃, 张耀宗, 王国强, 马彬, 贾艳青. 基于SPEI和SPI指数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夏气象干旱特征的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6): 1029-1042. |
[14] |
康恒元, 刘玉莲, 李涛. 黑龙江省重点城市AQI指数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之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4): 692-703. |
[15] |
罗敏, 古丽·加帕尔, 郭浩, 郭辉, 张鹏飞, 孟凡浩, 刘铁. 2000—2013年塔里木河流域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 5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