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鹤放, 曹根榕, 顾朝林, 金家梁, 张晓明, 易好磊, 郑毅, 傅强. 市县“双评价”中优势农业空间划定研究:理论、方法和案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39-1852. |
[2] |
王成, 樊荣荣, 龙卓奇. 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风险评价及其空间分异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19-1131. |
[3] |
肖攀, 彭轲, 赵幸悦子, 王新峰, 梁川, 程刚. 长江中游岸线资源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788-798. |
[4] |
周云亨, 陈佳巍, 叶瑞克, 陈牧秦, 张雨亭, 曹雨辰. 国家天然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1): 2645-2654. |
[5] |
张国俊, 邓毛颖, 姚洋洋, 李雄英. 广东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593-1605. |
[6] |
朱姝, 冯艳芬, 王芳, 曾小洁. 粤北山区相对贫困村的脱贫潜力评价及类型划分——以连州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8): 1304-1316. |
[7] |
程文仕, 乔蕻强, 刘学录, 黄鑫. 基于AHP-DEA模型的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比选[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9): 1615-1626. |
[8] |
张成凤, 粟晓玲, 蔡焕杰. 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榆阳区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性评价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6): 1053-1063. |
[9] |
余灏哲, 韩美. 基于水足迹的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时空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3): 474-483. |
[10] |
张欣莹, 解建仓, 刘建林, 朱记伟, 姜仁贵. 基于熵权法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域类型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2): 301-309. |
[11] |
艾治勇, 郭夏宇, 刘文祥, 马国辉, 青先国. 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双季稻生产的可能影响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2): 2089-2102. |
[12] |
杨艳, 王礼茂, 方叶兵. 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2): 2127-2136. |
[13] |
高媛媛, 王红瑞, 许新宜, 高雄, 史秋阳. 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2): 204-214. |
[14] |
何永坤, 郭建平. 1961—2006年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7): 1199-1208. |
[15] |
卢晓旭, 陆玉麒, 靳诚, 周永博. 江苏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2): 278-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