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Vol. 24 ›› Issue (11): 2024-2034.doi: 10.11849/zrzyxb.2009.11.017

• 专题论坛 • 上一篇    

多层次生态修复实践模式及其理论探讨

张文波1|孙楠2,3|李洪远4   

  1. 1.北京市门头沟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 102300;2.北京山地生态科技研究所|北京 102300;3.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北京 102300;4.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071
  • 出版日期:2009-11-27 发布日期:2009-11-27

Application and theory of models of multi-approach ecological restoration

ZHANG Wen-bo1,SUN Nan2,3,LI Hong-yuan4   

  • Online:2009-11-27 Published:2009-11-27

摘要: 生态修复是当前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孕育着巨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工程时空跨度大、修复对象复杂等特点,生态修复实践仍然存在着理论研究滞后、投入产出率相对低下、修复模式单一、项目达标情况难以监测等问题。在总结归纳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修复的不同层次和阶段,将生态修复的实践模式由开始启动阶段到修复终点,自下而上串联成一个相互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模式,即包含“点”、“线”、“面”和“多维立体”四种模式在内的多层次生态修复模式。该模式有以下两方面特点:①修复的对象在现有的物种、种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人类这一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同时把社会经济等因素放在与科学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考虑,将其作为指导理论之一融入到生态修复的具体实践步骤中;②与以往静态的单一修复目标不同,论文提出了一种层层递进、彼此联系而又环环相扣的动态、多层次修复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对应着生态修复的不同层次和阶段,层层递进共同构成生态修复的全部内容。此模式既充分考虑生态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又符合生态系统动态发展趋势,可为当前生态修复实践中的难点、疑点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指导。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多层次, 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