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明, 王贵文, 柴旭荣, 胡炜霞, 张莲芝. 基于空间聚类的中国东北气候分区及其气象干旱时间变化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682-1693. |
[2] |
胡慧芝, 刘晓琼, 王建力. 气候变化下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4): 609-620. |
[3] |
陈坤, 蒋卫国, 何福红, 陈征. 基于GRACE数据的中国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275-286. |
[4] |
杨浩, 胡中民, 郭群, 李胜功, 李凌浩, 白文明. 增雨和氮添加对内蒙古草原土壤氮矿化潜力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2): 2034-2042. |
[5] |
王越, 宋戈. 松嫩高平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时间尺度特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0): 1797-1807. |
[6] |
王利平, 文明, 宋进喜, 窦馨逸. 1961—2014年中国干燥度指数的时空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9): 1488-1498. |
[7] |
张彦龙, 刘普幸. 基于AI指数的新疆干湿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4): 658-671. |
[8] |
孟丹, 陈正洪, 丁乃千, 陈城. 宜昌地区中低空风速变化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2): 354-362. |
[9] |
刘青娥, 吴孝情, 陈晓宏, 杨冰. 珠江流域1960—2012年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8): 1356-1366. |
[10] |
王秀杰, 封桂敏, 耿庆柱. 小波分析组合模型在日径流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5): 885-893. |
[11] |
胡光伟, 毛德华, 李正最, 曾毅, 冯畅. 荆江三口60a来入湖水沙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 129-142. |
[12] |
刘占明, 陈子燊, 路剑飞, 黄强. 广东北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及其与Niño 3区SST相关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5): 786-798. |
[13] |
曹永强, 苏阳, 张兰霞, 路璐, 杨春祥. 基于AWTP指数的浙江省干旱规律时空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7): 1233-1240. |
[14] |
马金玉, 罗勇, 梁宏, 李世奎. 中国近半个世纪地面太阳总辐射时空变化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2): 268-280. |
[15] |
刘兆飞, 王翊晨, 姚治君, 康慧敏. 太湖流域降水、气温与径流变化趋势及周期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9): 1575-1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