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在军, 胡美娟, 张爱平, 周年兴. 工业生态效率对PM2.5污染的影响及溢出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37-751. |
[2] |
沈伟腾, 胡求光, 李加林, 陈琦.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及空间互动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149-2162. |
[3] |
戴尔阜, 汪晓帆, 朱建佳, 王晓莉. 采伐与人工更新对红壤丘陵区森林面积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模拟——以会同县磨哨林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2995-3006. |
[4] |
白雪莲, 季树新, 王理想, 陈正新, 常学礼. 鄂尔多斯十大孔兑区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对土地利用转移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186-1195. |
[5] |
荆延德, 张华美. 基于LUCC的南四湖流域面源污染输出风险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 128-139. |
[6] |
刘超, 霍永伟, 许月卿, 黄安, 孙丕苓, 卢龙辉. 生态退耕前后张家口市耕地变化及影响因素识别[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0): 1806-1820. |
[7] |
朱桂丽, 李杰, 魏学红, 何念鹏. 青藏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的经度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2): 210-222. |
[8] |
郭昱杉, 刘庆生, 刘高焕, 黄翀. 基于MODIS时序NDVI主要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0): 1808-1818. |
[9] |
牛忠恩, 闫慧敏, 黄玫, 胡云锋, 陈静清. 基于MODIS-OLI遥感数据融合技术的农田生产力估算[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5): 875-885. |
[10] |
王景旭, 丁丽霞, 程乾. 湿地植被叶面积指数对光化学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关系的影响----基于实测数据和PROSPECT-SAIL模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3): 514-525. |
[11] |
朱大运, 熊康宁, 肖华, 蓝家程. 基于植被指数的GF-1与Landsat-OLI石漠化识别能力对比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11): 1949-1957. |
[12] |
武婕, 李增兵, 李玉环, 赵庚星, 李春光. 基于TM影像植被指数的耕地地力状况反演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6): 1035-1046. |
[13] |
张宇, 陈龙乾, 王雨辰, 陈龙高, 周天建, 张婷. 基于TM影像的城市地表湿度对城市热岛效应的调控机理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4): 629-640. |
[14] |
周立青, 程叶青.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动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3): 491-501. |
[15] |
王秀杰, 封桂敏, 耿庆柱. 小波分析组合模型在日径流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5): 885-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