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淑佳, 孔伟, 任亮, 治丹丹, 戴彬婷. 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93-810. |
[2] |
刘琳轲, 梁流涛, 高攀, 范昌盛, 王宏豪, 王瀚.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关系及交互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76-195. |
[3] |
刘润佳, 把多勋. 中国省会城市紧凑度与城镇化水平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586-600. |
[4] |
黄天能, 李江风, 许进龙, 廖晓莉.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以湖北大冶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7): 1417-1428. |
[5] |
孙晶晶, 赵凯, 曹慧, 牛影影.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补偿额度测算——基于省级耕地-经济协调性视角[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6): 1003-1017. |
[6] |
孙特生, 胡晓慧. 基于农牧民生计资本的干旱区草地适应性管理——以准噶尔北部的富蕴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5): 761-774. |
[7] |
马雪莹, 邵景安, 曹飞. 重庆山区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综合成效评估——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2): 2183-2199. |
[8] |
王刚, 张华兵, 薛菲, 甄艳. 成都市县域土地利用碳收支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7): 1170-1182. |
[9] |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5): 864-876. |
[10] |
谭永忠, 何巨, 岳文泽, 张亮, 王庆日.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前后中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2): 186-197. |
[11] |
李真, 潘竟虎, 胡艳兴. 甘肃省生态资产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时空变化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 64-75. |
[12] |
王冠孝, 梁留科, 李锋, 蒋思远, 段小薇. 区域旅游业与信息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实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8): 1339-1350. |
[13] |
杜继丰, 袁中友. 基于耕地多功能需求的巨型城市区耕地保护阈值探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8): 1255-1266. |
[14] |
余亮亮, 蔡银莺. 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7): 1092-1103. |
[15] |
何新, 姜广辉, 张瑞娟, 马雯秋, 周涛.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变化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2): 2057-2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