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席茜, 丁赞, 叶润青, 牛瑞卿. 基于FCE-AHP的黄石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46-658. |
[2] |
陶雯, 张旭博, 孙志刚, 李仕冀, 刘晓洁, 张崇玉, 欧阳竹, 成升魁. 华北引黄灌区粮食产量与农业土壤资源质量时空分布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4): 829-838. |
[3] |
李彬彬, 许明祥, 巩晨, 李盼盼. 国际土壤质量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大数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983-1998. |
[4] |
李强, 彭文英, 王建强, 赵烨. 乡镇企业发达区耕地健康评价与驱动机理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9): 1499-1510. |
[5] |
刘洪彬, 吕杰. 基于农户微观视角下的大城市郊区耕地土壤质量变化驱动机制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7): 1129-1140. |
[6] |
郑德凤, 臧正, 孙才志, 张雨. 基于水资源耦合价值的绿色水价模型及其应用——以下辽河平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7): 1235-1245. |
[7] |
韩霁昌, 李晓明, 孙剑虹, 李娟. 卤泊滩典型田块土壤盐分三维空间分布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5): 847-854. |
[8] |
李强, 许明祥, 赵允格, 高丽倩, 张金, 张晓伟. 黄土高原坡耕地沟蚀土壤质量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9): 1001-1012. |
[9] |
舒帮荣, 黄琪, 刘友兆, 李彦, 严长清. 基于变权的城镇用地扩展生态适宜性空间模糊评价——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3): 402-412. |
[10] |
李桂林, 陈杰, 檀满枝. 苏州市非农用地扩张对土壤资源影响的时空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4): 674-684. |
[11] |
张顺谦, 侯美亭, 王素艳. 基于信息扩散和模糊评价方法的四川盆地气候干旱综合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4): 713-723. |
[12] |
李刚军, 李娟, 李怀恩, 蒋锋, 马苏文. 基于标度转换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宁夏灌区水权分配中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6): 872-879. |
[13] |
薛萐, 刘国彬, 戴全厚, 党小虎, 周萍.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黄土丘陵区侵蚀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1): 20-27. |
[14] |
邱莉萍, 张兴昌. 子午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6): 965-972. |
[15] |
程天文, 栾禄凯, 汤奇成. 用模糊数学方法分析长江、淮河、黄河、海滦河流域丰枯遭遇[J]. 自然资源学报, 1987, 2(4): 337-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