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Vol. 24 ›› Issue (7): 1275-1285.doi: 10.11849/zrzyxb.2009.07.015

• 资源评价 • 上一篇    下一篇

安徽省5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何彬方1,2|冯妍1,2|荀尚培1,2|唐为安3   

  1. 1.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合肥 230031;2.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1;3.安徽省气候中心|合肥 230031
  • 出版日期:2009-07-31 发布日期:2009-07-31

Climatic change of sunshine dur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ver Anhui Province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

HE Bin-fang1,2,FENG Yan1,2,XUN Shang-pei1,2,TANG Wei-an3   

  • Online:2009-07-31 Published:2009-07-31

摘要: 利用安徽省80站1955~2005年逐日日照时数、云量、水汽压、降水量及合肥市能见度资料,采用t检验、线性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日照时数年、季节、月的变化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可能影响日照时数的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平均美10年减少88.3h;除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外,其他季节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和70年代末都存在明显的突变,且都变少。安徽省日照时数大致呈纬向分布,分布形式为北高南低;除淮北市外,其它各站的日照时数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下降趋势最大的是淮北的西部和江淮之间中部地区。能见度、大气水汽压、降水量、云量是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日照时数的显著下降与能见度的下降、大气水汽压的增加、年降水量和年雨日数的增加关系密切,而与总云量和低云量的减少无关。

关键词: 日照时数, 趋势系数, t检验, 云量, 水汽压, 降水量,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