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Vol. 24 ›› Issue (7): 1234-1245.doi: 10.11849/zrzyxb.2009.07.011

• 资源评价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GIS的中国物质积累基础评价:从分县到分省

刘东1,2|封志明1|杨艳昭1   

  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 出版日期:2009-07-31 发布日期:2009-07-31

Evaluation of China’s material-based development using GIS: From county to province level

LIU Dong1,2,FENG Zhi-ming1,YANG Yan-zhao1   

  • Online:2009-07-31 Published:2009-07-31

摘要: 一个地区的发展是众多因素发展的积累,这种积累离不开资源的利用与转化。地区发展的结果往往直接体现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积累上。因此可以从资源角度出发,在资源转化视角下,以区域物质财富为着眼点来反映区域发展进程。基于此,提出物质积累基础概念,从基础设施水平、交通通达度、经济发展水平3方面,构建物质积累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以2005年为例,定量计算中国分县物质积累指数,集成分省物质积累指数,从分县和分省两个尺度系统评价了中国物质积累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分县尺度看,2005年中国县域物质积累水平高低两端差异悬殊,中等水平占主体,呈现明显的“纺锤形”结构,空间分布不均衡,东南半壁物质积累水平明显优于西北半壁;中国贫困地区物质积累水平相对滞后,城市地区相对超前,两类典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为显著;②从分省尺度看,中国分省物质积累水平差异显著,地域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不同等级水平间基础设施水平差距最大,是引起省域尺度上物质积累状况差距的显著因子。

关键词: 物质积累基础, 物质积累指数, 资源, 人口, GIS,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