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艳红, 张立娟, 朱文博, 张静静, 徐帅博, 朱连奇. 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方红豆杉地域分布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83-792. |
[2] |
庞艳梅, 陈超, 郭晓艺, 徐富贤. 1961—2015年西南区域单季稻生长季气候年型及其生产潜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76-489. |
[3] |
李东昇, 张仁勇, 崔步礼, 赵云朵, 王莹, 姜宝福. 1986—2015年青藏高原哈拉湖湖泊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501-512. |
[4] |
宁怡楠, 杨晓楠, 孙文义, 穆兴民, 高鹏, 赵广举, 宋小燕.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归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256-269. |
[5] |
汪芳, 苗长虹, 刘峰贵, 陈兴鹏, 米文宝, 海春兴, 段德罡, 王金平, 张占仓, 王成新.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26. |
[6] |
李海涛, 李明阳. 基于能值的哈萨克斯坦可持续发展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218-2228. |
[7] |
吴立钰, 张璇, 李冲, 郝芳华.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伊逊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7): 1744-1756. |
[8] |
任正超, 朱华忠, 史华, 柳小妮. 最后间冰期至未来2070s中国潜在自然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484-1498. |
[9] |
毕明丽, 谢高地, 姚翠友. 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改进及国际比较[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017-1029. |
[10] |
方梓行, 何春阳, 刘志锋, 赵媛媛, 杨延杰.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特点及未来趋势——基于观测和模拟资料的综合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2): 358-370. |
[11] |
马伟东, 刘峰贵, 周强, 陈琼, 刘飞, 陈永萍. 1961—2017年青藏高原极端降水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3039-3050. |
[12] |
黄蓉, 张建梅, 林依雪, 卜添荟, 王鑫, 薛紫月, 李艳忠, 马燮铫, 于志国, 白鹏. 新安江上游流域径流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771-1781. |
[13] |
李林, 李晓东, 校瑞香, 申红艳. 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的异质性及其成因[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7): 1496-1505. |
[14] |
李龙, 姚晓军, 刘时银, 卜亚平, 宫鹏, 李晓锋. 近5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7): 1506-1520. |
[15] |
陈军, 汪永丰, 郑佳佳, 曹立国. 中国阿牙克库木湖水量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331-1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