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贾艳青, 张勃. 1960-2016年中国北方地区极端干湿事件演变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7): 1543-1554. |
[2] |
张凯旋, 范雯, 施佳颖. 上海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及开发引导途径[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1): 2270-2280. |
[3] |
谷晓坤, 陶思远, 卢方方, 周小平. 大都市郊野乡村多功能评价及其空间布局——以上海89个郊野镇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1): 2281-2290. |
[4] |
权瑞松. 基于情景模拟的上海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及其水文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9): 1552-1562. |
[5] |
谷晓坤, 刘静, 代兵, 柴铎. 大都市郊区工业用地减量化适宜性评价方法与实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8): 1317-1325. |
[6] |
饶俊峰, 张显峰, 练静芳. 大气可降水量卫星遥感反演不确定性对太阳总辐射模拟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4): 639-648. |
[7] |
周秋雪, 李跃清, 蒋兴文, 张静. “雅安天漏”降水变化气候特征的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2): 343-353. |
[8] |
袁瑞强, 龙西亭, 王鹏, 宋献方. 山西省降水量时空变化及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4): 651-663. |
[9] |
王彦君, 王随继, 苏腾. 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松花江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2): 304-314. |
[10] |
李杰, 胡金明, 张洪, 罗怀秀, 贾海锋, 张扣强. 无常规水文监测高寒湿地纳帕海水量波动模拟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2): 340-349. |
[11] |
解承莹, 李敏姣, 张雪芹. 近30 a青藏高原夏季空中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6): 979-989. |
[12] |
徐浩杰, 杨太保. 柴达木盆地植被生长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要素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3): 398-409. |
[13] |
周秉荣, 李凤霞, 肖宏斌, 胡爱军, 颜亮东. 三江源区潜在蒸散时空分异特征及气候归因[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2): 2068-2077. |
[14] |
赵玲玲, 夏军, 王中根, 李宗礼. 北京潜在蒸散发量年内-年际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辨识[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11): 1911-1921. |
[15] |
刘普幸, 卓玛兰草. 甘肃省1960—2008年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9): 1561-1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