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才钰, 许有鹏, 刘鹏飞, 王强, 王杰. 东部湿润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的土壤水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90-500. |
[2] |
徐维祥, 徐志雄, 刘程军. 黄河流域地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的耦合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14-130. |
[3] |
李明珍, 李阳兵, 冉彩虹. 土地利用转型背景下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响应——基于草堂溪流域的样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283-2298. |
[4] |
蒋伟萱, 高金龙, 陈江龙, 张英浩. 基于土地利用视角的乡村居业协同多尺度分析——以徐州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2002-2013. |
[5] |
张晓玲, 吕晓.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改革逻辑及其规划响应路径[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261-1272. |
[6] |
王晓艺, 苏正安, 马菁, 杨鸿琨, 何周窈, 周涛. 河北坝上与坝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360-1368. |
[7] |
汪言在, 董一帆, 苏正安. 基于土地利用与植被恢复情景的土壤侵蚀演变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369-1380. |
[8] |
燕守广, 李辉, 李海东, 张银龙. 基于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以南京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09-1118. |
[9] |
张悦悦, 李翠珍, 周德, 夏浩.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32-1146. |
[10] |
廖伟华, 聂鑫, 蒋卫国. 基于序列模式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60-1171. |
[11] |
张宇硕, 吴殿廷, 吕晓.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空间尺度视角的研究综述[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72-1189. |
[12] |
宋洋, 朱道林, 张立新, 张晖. 2000年以来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799-813. |
[13] |
李珊珊, 李阳兵, 王萌萌, 罗光杰. 基于微空间单元的岩溶峡谷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变[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908-924. |
[14] |
徐玲玲, 延昊, 钱拴. 基于MODIS-NDVI的2000—2018年中国北方土地沙化敏感性时空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925-936. |
[15] |
张涛, 方宏, 韦玉春, 胡祺, 徐晗泽宇. 顾及空间自相关性的高分遥感影像中建设用地的变化检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963-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