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成诗, 陈雨. 中国省际农业碳排放测算及低碳化水平评价——基于衍生指标与TOPSIS法的运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95-410. |
[2] |
车冰清, 朱传耿, 仇方道. 淮海经济区城乡空间融合格局及形成机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97-1907. |
[3] |
刘玉洁, 代粮, 张婕, 封志明, 潘韬, 葛全胜. 资源承载力监测——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7): 1699-1713. |
[4] |
周云亨, 陈佳巍, 叶瑞克, 陈牧秦, 张雨亭, 曹雨辰. 国家天然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1): 2645-2654. |
[5] |
李宏庆, 邢冉, 姜璐, 陈兴鹏, 薛冰. 青藏高原东北部土族家庭能源消费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1): 2793-2802. |
[6] |
张书海, 阮端斌. 资源跨区域流动视角下的承载力评价——一个动态评价框架及其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0): 2358-2370. |
[7] |
左文进, 胡勋锋, 李登峰. 基于破产模型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方法——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3): 501-509. |
[8] |
何春娥, 冯亚文, 王群英. 2013—2017年《自然资源学报》办刊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351-360. |
[9] |
余亮亮, 蔡银莺. 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个分析框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8): 1445-1456. |
[10] |
龙亮军, 王霞, 郭兵. 基于改进DEA模型的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4): 595-605. |
[11] |
刁俊科, 崔东文. 基于鲸鱼优化算法与投影寻踪耦合的云南省初始水权分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954-1967. |
[12] |
梁沙, 杨琰, 张娜, 孙喆, 张萍, 田宁, 张志钦. 豫西鸡冠洞不同尺度滴水水化学分析及对区域极端干旱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0): 1784-1796. |
[13] |
任怡, 王义民, 畅建霞, 黄强. 陕西省水资源供求指数和综合干旱指数及其时空分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 137-151. |
[14] |
刘梦云, 吴健利, 刘丽雯, 虞亚楠. 黄土台塬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9): 1564-1576. |
[15] |
曹淑艳, 谢高地. 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文明程度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7): 1073-1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