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Vol. 24 ›› Issue (4): 585-593.doi: 10.11849/zrzyxb.2009.04.004

• 资源利用与管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研究

和继军1,2|蔡强国1|王学强1,3   

  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武汉 430070
  • 收稿日期:2008-02-05 修回日期:2008-12-25 出版日期:2009-04-20 发布日期:2009-04-20

Research on paradigm of soil erosion comprehensive control about Shixia small watershed in the upstream of Miyun Reservoir

HE Ji-jun1,2,CAI Qiang-guo1,WANG Xue-qiang1,3   

  • Received:2008-02-05 Revised:2008-12-25 Online:2009-04-20 Published:2009-04-20

摘要: 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以密云县石匣小流域近10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数据为基础,综合探讨了石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了水保效益及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合理布置是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在北方地区,由于降雨量偏少,水分是影响植被措施的关键,研究表明阴坡的水分要好于阳坡,植被封郁度也好于阳坡,因此在实施生物措施时应该考虑阴坡、阳坡对植被的影响,在实施生物措施时必须结合工程措施;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是控制水土流失最有效的途径,石匣小流域土地利用经过十几年调整,森林覆盖度显著增加,已有治理初期的44%增加目前的80%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已经由1992年的32.22km2下降到1999年的0.1763 km2,土壤侵蚀模数降至422t/(km2·a),相当于治理前的16.9%,同时收到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人均年收入已经由1991年的670元增加至2001年底的2 830元左右;目前石匣小流域综合治理范式已经达到可持续发展程度,这种范式的总结为密云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乃至整个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的实施提供了借鉴作用及样板。

关键词: 石匣小流域, 土壤侵蚀, 范式, 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