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段存儒, 曾贤刚.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06-617. |
[2] |
李德山, 赵颖文, 李琳瑛. 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效率及其环境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18-633. |
[3] |
邓祥征, 杨开忠, 单菁菁, 董锁成, 张文鸽, 郭荣星, 谈明洪, 赵鹏军, 李宇, 苗长虹, 崔耀平. 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273-289. |
[4] |
胡美娟, 李在军, 丁正山, 周年兴, 秦东丽, 张郴. 基于三维福利的城市生态福利强度及驱动模式——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27-341. |
[5] |
刘大鹏, 马斌, 王悦. 工业城市防护绿色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20-434. |
[6] |
吴朋飞, 仝家欢, 刘德新, 苗长虹. 黄河北徙与北宋城市适应方式探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55-68. |
[7] |
王长松, 段蕴歆, 张然.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69-86. |
[8] |
葛世帅, 曾刚, 杨阳, 胡浩. 黄河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关系及空间特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87-102. |
[9] |
叶强, 赵垚, 谭畅, 马铭一, 陈娜. 新时期沿黄省会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及其空间服务能力[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03-113. |
[10] |
杨雪荻, 白永平, 车磊, 周亮, 乔富伟, 王治国. 黄河上游生态脆弱区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62-175. |
[11] |
刘琳轲, 梁流涛, 高攀, 范昌盛, 王宏豪, 王瀚.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关系及交互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76-195. |
[12] |
阎晓, 涂建军.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223-239. |
[13] |
朱晓丹, 叶超, 李思梦. 可持续城市研究进展及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120-2133. |
[14] |
苏鹤放, 曹根榕, 顾朝林, 金家梁, 张晓明, 易好磊, 郑毅, 傅强. 市县“双评价”中优势农业空间划定研究:理论、方法和案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39-1852. |
[15] |
崔喆, 沈丽珍, 刘子慎, 汪侠. 基于公司行业结构的哈尔滨跨区域联系网络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7): 1672-16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