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Vol. 24 ›› Issue (2): 259-267.doi: 10.11849/zrzyxb.2009.02.010

• 资源生态 • 上一篇    下一篇

三江源区东部8县草地退化格局分析

芦清水1,2|黄麟1,2|吕宁1,2   

  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9-02-25 发布日期:2009-02-25

Degraded grassland patterns of eastern eight counties, source region of the three rivers, Qinghai Province

LU Qing-shui1,2,HUANG Lin1,2,LV Ning1,2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9-02-25 Published:2009-02-25

摘要: 利用3期遥感影像(20世纪70年代末MSS,20世纪90年代初和2004年TM),借助1:100000地形图、1:1000000 草地图和植被图以及野外考察景观照片,对三江源区东部8县的草地退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东部8县草地退化,总体为轻微退化类型区,退化趋势减弱。轻度破碎化草地、轻度破碎化和轻度覆盖度下降草地类型占该区总退化类型面积的63%;②轻度退化草地以阿尼玛卿山地周围所占比例最大。中度退化草地主要位于西部和南部山体的阳坡、半阳坡,而在阴坡上很少发现。重度退化草地多数分布于河流、居民点周围;③海拔3700~4500m之间是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区,两时段退化草地面积分别占总草地面积的11.88%和8.01%,而8°~25°也集聚了东部8县主要草地退化类型;④两时段草地退化比重由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11.2%减小为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4的9.8%,但草地退化趋势仍在持续;⑤研究有助于从本底上准确把握三江源区草地退化状况,进而认识源区主体生态系统本底状况。

关键词: 草地退化, 时空格局, 驱动因素, 东部8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