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Vol. 24 ›› Issue (2): 241-250.doi: 10.11849/zrzyxb.2009.02.008

• 资源生态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宏观贸易调整法的城市尺度生态足迹模型——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白钰1,2|曾辉1,3|马强1|吴卉晶1   

  1. 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 518055;2.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研究中心|天津 300041;3.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 100871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9-02-25 发布日期:2009-02-25

Urban scal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based on macroscopical trade-correct method: A case study in Pearl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BAI Yu1,2,ZENG Hui1,3,MA Qiang1,WU Hui-Jing1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9-02-25 Published:2009-02-25

摘要: 针对生态足迹分析模型传统贸易调整方法在城市尺度中仅仅考虑国际贸易过程而没有涵盖国内贸易以及各类产品间接贸易所产生的贸易足迹的缺陷,论文分别提出修正贸易足迹核算的生物产品贸易调整系数和能源贸易调整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宏观贸易调整方法的城市尺度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基于宏观贸易调整方法的城市尺度生态足迹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盈余计算结果呈现出明显的外围高盈余、内核高赤字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万元GDP生态足迹却表现出相反的分布格局。生物产品的贸易足迹的分析结果显然与各城市目前的生物资源产品方面的城市定位形式较为一致,而能源间接贸易足迹则真实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整体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乃至区域发展的特点。基于宏观贸易调整法的城市生态足迹模型可以更准确的评估城市尺度上生态承载力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城市尺度, 贸易调整, 贸易足迹, 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