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琳轲, 梁流涛, 高攀, 范昌盛, 王宏豪, 王瀚.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关系及交互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76-195. |
[2] |
苏鹤放, 曹根榕, 顾朝林, 金家梁, 张晓明, 易好磊, 郑毅, 傅强. 市县“双评价”中优势农业空间划定研究:理论、方法和案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39-1852. |
[3] |
燕守广, 李辉, 李海东, 张银龙. 基于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以南京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09-1118. |
[4] |
陈妍, 侯鹏, 王媛, 彭凯锋, 翟俊, 徐海涛, 祝汉收, 孙晨曦. 生态保护地协同管控成效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779-787. |
[5] |
肖攀, 彭轲, 赵幸悦子, 王新峰, 梁川, 程刚. 长江中游岸线资源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788-798. |
[6] |
孙从建, 郑振婧, 李新功, 孙九林. 黄土塬面保护区潜在蒸发量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环流因子关系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857-868. |
[7] |
朱鹤, 唐承财, 王磊, 赵磊, 龙江智, 黎耀奇, 张佑印, 杨振山, 张鹏杨, 甘萌雨, 陈佳, 李涛, 孙业红, 王恩旭, 李亚娟, 龙飞. 新时代的旅游资源研究:保护利用与创新发展——旅游地理青年学者笔谈[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992-1016. |
[8] |
赵文祯, 韩增林, 闫晓露, 钟敬秋.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权衡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大连市瓦房店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546-562. |
[9] |
方莹, 王静, 黄隆杨, 翟天林.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诊断与识别——以烟台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190-203. |
[10] |
宋峰, 代莹, 史艳慧, 王博. 国家保护地体系建设:西方标准反思与中国路径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9): 1807-1819. |
[11] |
张婧雅, 张玉钧. 自然保护地的文化景观价值演变与识别—以泰山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9): 1833-1849. |
[12] |
杨梦杰, 杨凯, 李根, 牛小丹. 博弈视角下跨界河流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以太湖流域太浦河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232-1244. |
[13] |
杨喆, 吴健.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本及其区域分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4): 839-852. |
[14] |
曹小曙. 基于人地耦合系统的国土空间重塑[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0): 2051-2059. |
[15] |
张年国, 王娜, 殷健. 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划定的沈阳实践与优化探索[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0): 2175-2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