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葛良胜, 夏锐. 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业务体系框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254-2269. |
[2] |
石吉金, 王鹏飞, 李娜, 李彦华.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思路框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270-2282. |
[3] |
成升魁, 沈镭, 封志明, 钟帅. 中国自然资源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757-1772. |
[4] |
沈镭, 钟帅, 胡纾寒. 新时代中国自然资源研究的机遇与挑战[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773-1788. |
[5] |
孙九林, 董锁成, 李泽红, 李宇, 李富佳. 新时代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挑战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789-1801. |
[6] |
谷树忠, 吴太平. 中国新时代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理论构想[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02-1816. |
[7] |
廖伟华, 聂鑫, 蒋卫国. 基于序列模式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60-1171. |
[8] |
杜腾飞, 齐伟, 朱西存, 王鑫, 张瑜, 张蕾.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山地丘陵区自然资源空间精准识别与管制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190-1200. |
[9] |
张婕, 刘玉洁, 潘韬, 封志明, 杨艳昭, 葛全胜.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生态损益核算[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755-766. |
[10] |
卢龙辉, 陈福军, 许月卿, 黄安, 黄玲. 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转型”及其空间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532-545. |
[11] |
何利, 沈镭, 张卫民, 陶建格, 范振林. 我国自然资源核算的实践进展与理论体系构建[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2968-2979. |
[12] |
臧玉珠, 刘彦随, 杨园园. 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地形梯度效应——以井冈山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7): 1391-1404. |
[13] |
于元赫, 李子君, 林锦阔, 刘金玉, 王硕. 沂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图谱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975-988. |
[14] |
罗娅, 熊康宁, 李永垚, 盈斌, 韦清章. 石漠化治理区土地利用变化安全性评价——以花江、红枫湖、鸭池石漠化治理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3): 600-612. |
[15] |
张冉, 王义民, 畅建霞, 黎云云. 基于水资源分区的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2): 274-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