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灏哲, 韩美. 基于水足迹的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时空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3): 474-483. |
[2] |
贾学秀, 严岩, 朱春雁, 白雪, 胡梦婷, 吴钢. 区域水资源压力分析评价方法综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10): 1783-1791. |
[3] |
王壬, 陈兴伟, 陈莹.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1): 1943-1955. |
[4] |
陈午, 许新宜, 王红瑞, 王崴. 基于改进序关系法的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 164-176. |
[5] |
付伟, 赵俊权, 杜国祯. 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基于资源福利指数的实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1): 1902-1915. |
[6] |
王文国, 何明雄, 潘科, 祝其丽, 周芸, 樊毅, 胡启春. 四川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9): 1555-1565. |
[7] |
郝少英. 跨国水资源和谐开发十大关系法律初探[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1): 166-176. |
[8] |
孙雁, 刘友兆. 基于细碎化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江西分宜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5): 802-810. |
[9] |
陈作志, 林昭进, 邱永松. 基于AHP的南海海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2): 249-257. |
[10] |
张永勇, 王中根, 夏军. 基于水循环过程的水量水质联合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7): 1308-1314. |
[11] |
周长进, 董锁成, 李岱, 张小军. 敦煌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调控对策[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4): 516-523. |
[12] |
鲍超, 方创琳. 我国矿业城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思路与模式——东营、焦作、克拉玛依市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与启示[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6): 900-909. |
[13] |
易树平, 迟宝明, 吴法伟, 周彦章. 傍河地下水源地数值模拟与评价研究——以沈阳市浑河李官堡水源地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1): 154-160. |
[14] |
王爱军, 高抒. 江苏王港海岸湿地的围垦现状及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6): 822-829. |
[15] |
王友贞, 施国庆, 王德胜.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4): 597-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