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鸣钰, 高西宁, 潘婕, 熊伟, 郭李萍, 林而达, 李阔. 未来升温1.5 ℃与2.0 ℃背景下中国水稻产量可能变化趋势[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567-581. |
[2] |
李德山, 赵颖文, 李琳瑛. 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效率及其环境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18-633. |
[3] |
冀正欣, 王秀丽, 李玲, 关小克, 蔚霖, 许月卿. 南阳盆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88-701. |
[4] |
李在军, 胡美娟, 张爱平, 周年兴. 工业生态效率对PM2.5污染的影响及溢出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37-751. |
[5] |
马恩朴, 蔡建明, 林静, 廖柳文, 郭华, 韩燕. 近30年中国农业源氮磷排放的格局特征与水环境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52-770. |
[6] |
邓金玲, 尹海伟, 仇是, 朱捷, 陈佳宇, 费凡, 孔繁花. 雨洪管理措施的水环境效应差异——基于Meta的中国案例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71-782. |
[7] |
李艳红, 张立娟, 朱文博, 张静静, 徐帅博, 朱连奇. 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方红豆杉地域分布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83-792. |
[8] |
王淑佳, 孔伟, 任亮, 治丹丹, 戴彬婷. 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93-810. |
[9] |
胡其玉, 陈松林.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厦漳泉地区生态网络空间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42-355. |
[10] |
卢明强, 陈丽军. 基于MNL离散选择模型的社区居民对湿地保护的贡献意愿——以大庆湿地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49-458. |
[11] |
葛世帅, 曾刚, 杨阳, 胡浩. 黄河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关系及空间特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87-102. |
[12] |
杨雪荻, 白永平, 车磊, 周亮, 乔富伟, 王治国. 黄河上游生态脆弱区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62-175. |
[13] |
马涛, 王昊, 谭乃榕, 朱江, 张凡凡. 流域主体功能优化与黄河水资源再分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240-255. |
[14] |
王帅, 赵荣钦, 杨青林, 肖连刚, 杨文娟, 余娇, 朱瑞明, 揣小伟, 焦士兴. 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及其空间格局——基于河南省65个村庄的调查[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092-2104. |
[15] |
沈伟腾, 胡求光, 李加林, 陈琦.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及空间互动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149-2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