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05, Vol. 20 ›› Issue (5): 690-696.doi: 10.11849/zrzyxb.2005.05.008
郑袁明, 陈同斌, 郑国砥, 陈煌, 罗金发, 吴泓涛, 周建利
ZHENG Yuan-ming, CHEN Tong-bin, ZHENG Guo-di, CHEN Huang, LUO Jin-fa, WU Hong-tao, ZHOU Jian-li
摘要: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609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铜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果园土壤的平均铜浓度最高,达到29.1mg/kg,显著高于菜地、麦地和自然土壤。不同果园土壤样品之间的差别较大,铜浓度的空间分异比较明显。与北京市土壤铜的背景值相比,除自然土壤外其它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铜浓度均显著高于背景值。以基线值作为评价标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铜浓度的总体超标率为5.6%;其中,土壤铜浓度超标的果园、菜地、稻田、绿化地、麦地样品数分别占其调查样品数的29.2%、4.7%、4.2%、8.3%、4.6%。超标样点主要分布在昌平、朝阳、大兴、密云、石景山、顺义、通州7个区县,尤其以昌平和朝阳区最为集中。
中图分类号:
X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