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振芳, 郭庆春, 刘加珍, 张莹莹, 刘杰, 丁航. 河北省大气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11-419. |
[2] |
陈凡, 郭剑, 栗欣如, 李建平.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空间分布及驱动因素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513-524. |
[3] |
刘合林, 聂晶鑫. 2006—2018年中国省级以上开发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229-2240. |
[4] |
仲佳, 于慧, 刘邵权. 张家口市排污工业点源空间分布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402-1415. |
[5] |
张国俊, 邓毛颖, 姚洋洋, 李雄英. 广东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593-1605. |
[6] |
方叶林, 黄震方, 李经龙, 王芳. 中国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及其产业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273-1284. |
[7] |
孙从建, 李伟, 李新功, 张子宇, 陈若霞, 陈伟. 青藏高原西北部近地表气温直减率时空分布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7): 1270-1282. |
[8] |
厉彦玲, 赵庚星. 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489-503. |
[9] |
梁珑腾, 马龙, 刘廷玺, 孙柏林, 周莹, 柳杨. 1951—2014年中国北方地区季节气温突变与变暖停滞年份的时空变异性[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2): 2149-2166. |
[10] |
张萌萌, 刘梦云, 常庆瑞, 刘欢, 张杰. 1985—2015年陕西黄土台塬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1): 2032-2045. |
[11] |
刘玉莲, 任国玉. 基于度-时法的哈尔滨冬季采暖强度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 139-148. |
[12] |
张永莉, 范广洲, 汪家楠, 吴俞, 王霄, 黄先伦, 葛非, 龙妍妍. 春季北支脊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 114-126. |
[13] |
王学春, 李军, 王红妮, 郝明德. 黄土高原冬小麦田土壤水分与小麦产量对降水和气温变化响应的模拟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8): 1398-1410. |
[14] |
贾艳青, 张勃, 张耀宗, 唐敏, 马彬, 王国强, 刘秀丽, 罗正明. 城市化对长三角地区极端气温影响的时空分异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5): 814-828. |
[15] |
刘永婷, 徐光来, 尹周祥, 胡晨琦, 王原, 廖富强. 全球变化背景下安徽近55 a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4): 680-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