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庭筠, 罗邱戈, 张金萍, 程叶青. 基于扎根理论的琼北火山地区传统村落新业态发展探讨——以海口市美孝村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079-2091. |
[2] |
李海涛, 李明阳. 基于能值的哈萨克斯坦可持续发展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218-2228. |
[3] |
黄震方, 葛军莲, 储少莹. 国家战略背景下旅游资源的理论内涵与科学问题[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7): 1511-1524. |
[4] |
宋璐璐, 陈伟强, 代敏. 中国汽车、船舶和家电中钢铁的存量与流量[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895-907. |
[5] |
罗纲, 阮甜, 陈财, 高超, 李鹏, 马松根, 李贺丽, 王欢. 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关联性——以淮河蚌埠闸以上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977-991. |
[6] |
潘越, 翁钢民, 李聪慧, 宋娜.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丝绸之路旅游带”5A景区区位优势度测评[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2): 297-312. |
[7] |
何利, 沈镭, 张卫民, 陶建格, 范振林. 我国自然资源核算的实践进展与理论体系构建[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2968-2979. |
[8] |
夏皓轩, 岳文泽, 王田雨, 吴桐, 陈阳. 省级“双评价”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方案——以浙江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0): 2325-2338. |
[9] |
王静, 袁昕怡, 陈晔, 方莹, 翟天林, 宋子秋. 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与实践应用——以烟台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0): 2371-2384. |
[10] |
王回茴, 李汉廷, 谢苗苗, 许萌, 李少玲, 白中科. 资源型城市工矿用地系统修复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162-173. |
[11] |
倪庆琳, 侯湖平, 丁忠义, 李艺博, 李金融.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204-216. |
[12] |
魏钰, 雷光春. 从生物群落到生态系统综合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理论演变[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9): 1820-1832. |
[13] |
黄蓉, 张建梅, 林依雪, 卜添荟, 王鑫, 薛紫月, 李艳忠, 马燮铫, 于志国, 白鹏. 新安江上游流域径流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771-1781. |
[14] |
胡银根, 余依云, 王聪, 吴欣.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有效阈值——以改革试点区宜城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317-1330. |
[15] |
李明, 柴旭荣, 王贵文, 胡炜霞, 张莲芝.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2): 374-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