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庆, 邓玲, 封志明.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抗解问题与有限理性[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541-551. |
[2] |
段存儒, 曾贤刚.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06-617. |
[3] |
李德山, 赵颖文, 李琳瑛. 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效率及其环境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18-633. |
[4] |
孙永胜, 佟连军.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34-645. |
[5] |
席茜, 丁赞, 叶润青, 牛瑞卿. 基于FCE-AHP的黄石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46-658. |
[6] |
马恩朴, 蔡建明, 林静, 廖柳文, 郭华, 韩燕. 近30年中国农业源氮磷排放的格局特征与水环境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52-770. |
[7] |
邓祥征, 杨开忠, 单菁菁, 董锁成, 张文鸽, 郭荣星, 谈明洪, 赵鹏军, 李宇, 苗长虹, 崔耀平. 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273-289. |
[8] |
璩路路, 王永生, 刘彦随, 马晴. 乡村振兴导向的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00-314. |
[9] |
丁超, 胡永江, 王振华, 赵娜, 董文秀, 王黎明. 虚拟水社会循环视域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56-371. |
[10] |
孙从建, 贾焰文, 李新功, 张永清, 孙九林. 吕梁山连片贫困区南部水资源实物量表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72-383. |
[11] |
李国志, 张景然.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文献综述及实践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525-540. |
[12] |
林江彪, 王亚娟, 张小红, 刘小鹏. 黄河流域城市资源环境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208-222. |
[13] |
阎晓, 涂建军.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223-239. |
[14] |
马涛, 王昊, 谭乃榕, 朱江, 张凡凡. 流域主体功能优化与黄河水资源再分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240-255. |
[15] |
汪芳, 苗长虹, 刘峰贵, 陈兴鹏, 米文宝, 海春兴, 段德罡, 王金平, 张占仓, 王成新.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