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庆, 邓玲, 封志明.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抗解问题与有限理性[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541-551. |
[2] |
段存儒, 曾贤刚.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06-617. |
[3] |
李德山, 赵颖文, 李琳瑛. 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效率及其环境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18-633. |
[4] |
孙永胜, 佟连军.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34-645. |
[5] |
邓祥征, 杨开忠, 单菁菁, 董锁成, 张文鸽, 郭荣星, 谈明洪, 赵鹏军, 李宇, 苗长虹, 崔耀平. 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273-289. |
[6] |
璩路路, 王永生, 刘彦随, 马晴. 乡村振兴导向的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00-314. |
[7] |
胡美娟, 李在军, 丁正山, 周年兴, 秦东丽, 张郴. 基于三维福利的城市生态福利强度及驱动模式——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27-341. |
[8] |
丁超, 胡永江, 王振华, 赵娜, 董文秀, 王黎明. 虚拟水社会循环视域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56-371. |
[9] |
孙从建, 贾焰文, 李新功, 张永清, 孙九林. 吕梁山连片贫困区南部水资源实物量表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72-383. |
[10] |
刘大鹏, 马斌, 王悦. 工业城市防护绿色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20-434. |
[11] |
李国志, 张景然.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文献综述及实践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525-540. |
[12] |
吴朋飞, 仝家欢, 刘德新, 苗长虹. 黄河北徙与北宋城市适应方式探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55-68. |
[13] |
王长松, 段蕴歆, 张然.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69-86. |
[14] |
葛世帅, 曾刚, 杨阳, 胡浩. 黄河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关系及空间特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87-102. |
[15] |
叶强, 赵垚, 谭畅, 马铭一, 陈娜. 新时期沿黄省会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及其空间服务能力[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03-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