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庆, 邓玲, 封志明.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抗解问题与有限理性[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541-551. |
[2] |
孙永胜, 佟连军.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34-645. |
[3] |
林江彪, 王亚娟, 张小红, 刘小鹏. 黄河流域城市资源环境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208-222. |
[4] |
封志明, 江东, 雷梅, 李宇. 资源科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17-1829. |
[5] |
濮励杰, 黄贤金. 地理学与资源科学研究的交叉与融合[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30-1838. |
[6] |
张书海, 阮端斌. 资源跨区域流动视角下的承载力评价——一个动态评价框架及其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0): 2358-2370. |
[7] |
王静, 袁昕怡, 陈晔, 方莹, 翟天林, 宋子秋. 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与实践应用——以烟台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0): 2371-2384. |
[8] |
项广鑫, 符金豪, 曾丽婷, 蒋星祥, 曾毅. 基于“双评价”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以湘潭县中心城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0): 2401-2414. |
[9] |
吴大放, 胡悦, 刘艳艳, 刘毅华. 城市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分析——以珠三角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82-94. |
[10] |
郭兴健, 邵全琴, 杨帆, 李愈哲, 汪阳春, 王东亮. 无人机遥感调查黄河源玛多县岩羊数量及分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1054-1065. |
[11] |
陈晓雨婧, 吴燕红, 夏建新. 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1): 2378-2388. |
[12] |
黄贤金, 宋娅娅. 基于共轭角力机制的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0): 2103-2112. |
[13] |
封志明, 李鹏. 承载力概念的源起与发展:基于资源环境视角的讨论[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9): 1475-1489. |
[14] |
孙鸿烈, 郑度, 夏军, 陈发虎, 成升魁, 沈镭, 王艳芬, 林家彬, 江源, 董锁成, 崔彬, 左其亭, 雷加强, 何希吾, 闵庆文, 李秀彬, 康跃虎. 专家笔谈:资源环境热点问题[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6): 1092-1102. |
[15] |
黄秋森, 赵岩, 许新宜, 王国强, 王红瑞, 顾琦玮. 基于弹簧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 173-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