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晓宇, 赵春雨, 崔妍, 刘鸣彦, 敖雪, 易雪, 侯依玲, 张新宜. 1961—2013年中国东北地区初终霜日及无霜期的气候变化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3): 494-506. |
[2] |
毛德华, 王宗明, 罗玲, 任春颖, 贾明明. 1990—2013年中国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格局演变遥感监测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8): 1253-1263. |
[3] |
刘小婵, 赵建军, 张洪岩, 郭笑怡, 张正祥, 浮媛媛. TRMM降水数据在东北地区的精度验证与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6): 1047-1056. |
[4] |
孙倩倩, 刘晶淼, 梁宏. 东北地区土壤湿度的区域性预报模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6): 1065-1075. |
[5] |
梁宏, 王培娟, 章建成, 李祎君. 1960—2011 年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3): 466-479. |
[6] |
孙莉英, 倪晋仁, 蔡强国, 毛小苓.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县(市)统计分布特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3): 391-401. |
[7] |
曾丽红, 宋开山, 张柏. 1951—2008年东北地区水分盈亏量时空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5): 858-870. |
[8] |
张树文, 杨久春, 李颖, 张养贞, 常丽萍. 1950s中期以来东北地区盐碱地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3): 435-442. |
[9] |
张淑杰, 张玉书, 隋东, 蔡福, 武晋雯, 纪瑞鹏, 陈鹏狮, 刘庆婺. 东北地区参考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0): 1750-1761. |
[10] |
程叶青. 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动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9): 1541-1549. |
[11] |
李月辉, 胡远满, 常禹, 周锐, 刘志. 从林业分类经营的空间分析看大兴安岭采伐政策[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 11-19. |
[12] |
石淑芹, 陈佑启, 姚艳敏, 李志斌, 何英彬. 中国区域性耕地变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3): 361-368. |
[13] |
刘卓, 刘昌明. 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问题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5): 700-708. |
[14] |
程叶青, 张平宇. 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的区域分异[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6): 925-931. |
[15] |
孙文昌, 祁承留, 李树珍. 东北地区火山资源的特点及综合利用[J]. 自然资源学报, 1987, 2(2): 97-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