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清华, 赵玉峰, 唐家良, 陆文, 罗专溪. 京津冀西北典型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补给源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314-1325. |
[2] |
杨静涵, 刘梦云, 张杰, 张萌萌, 曹润珊, 曹馨悦.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743-754. |
[3] |
陈卓鑫, 王文龙, 郭明明, 王天超, 郭文召, 王文鑫, 康宏亮, 杨波, 赵满. 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可蚀性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2): 387-398. |
[4] |
戴尔阜, 汪晓帆, 朱建佳, 王晓莉. 采伐与人工更新对红壤丘陵区森林面积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模拟——以会同县磨哨林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2995-3006. |
[5] |
张文强, 孙从建, 李新功. 晋西南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748-1758. |
[6] |
张卫民, 李辰颖.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系统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245-1258. |
[7] |
陈丹玲, 卢新海, 匡兵. 基于随机森林的耕地利用效率测度模型构建及其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345-1356. |
[8] |
王瑷玲, 张校千, 苏晨晨, 于新洋. OBIA与RF结合的龙口市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4): 707-717. |
[9] |
亢小语, 张志强, 陈立欣, 冷曼曼, 杨锋伟. 黄土高原中尺度流域基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3): 563-572. |
[10] |
黄杰龙, 王立群, 陈秋华. 基于资源比较优势的森林公园旅游增长方式合理性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2): 261-273. |
[11] |
张凯旋, 范雯, 施佳颖. 上海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及开发引导途径[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1): 2270-2280. |
[12] |
张钦弟, 卫伟, 陈利顶, 杨磊.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水分和物种多样性沿降水梯度的分布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8): 1351-1362. |
[13] |
曹飞, 邵景安, 马雪莹, 李春梅, 杜建平, 蒋佳佳, 强丹阳. 三峡库区社区水平乡村路网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8): 1363-1375. |
[14] |
陶欢, 李存军, 周静平, 董熙, 王艾萌, 吕红鹏. 基于高分1号影像的森林植被信息提取[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6): 1068-1079. |
[15] |
任婧宇, 彭守璋, 曹扬, 霍晓英, 陈云明. 1901—2014年黄土高原区域气候变化时空分布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4): 621-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