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海凤, 徐明.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对野生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价值计量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5): 789-799. |
[2] |
缪建群, 杨文亭, 杨滨娟, 马艳芹, 黄国勤. 崇义客家梯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11): 1817-1831. |
[3] |
路倩倩, 何洪林, 朱先进, 于贵瑞, 王辉民, 张军辉, 闫俊华. 中国东部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及其组分变异规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9): 1436-1448. |
[4] |
陈耀亮, 罗格平, 叶辉, 王渊刚, 黄小涛, 张琪, 蔡鹏. 1975—2005 年中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3): 397-408. |
[5] |
石浩, 王绍强, 黄昆, 周蕾, 王辉民, 韩士杰, 周国逸, Takeshi Ohta, Nobuko Saigusa, Ichiro Tamagawa, Takashi Hirano. PnET-CN模型对东亚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的适用性和不确定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9): 1453-1464. |
[6] |
何学兆, 周 涛, 贾根锁, 张自银, 李秀娟, 赵 超, 冯胜辉. 光合有效辐射总量及其散射辐射比例变化对 森林GPP影响的模拟[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4): 619-634. |
[7] |
李芬, 李文华, 甄霖, 黄河清, 魏云洁, 杨莉. 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标准的方法探讨——以海南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5): 735-745. |
[8] |
李秀娟, 周涛, 何学兆. NPP增长驱动下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汇[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3): 491-497. |
[9] |
王景升, 李文华, 任青山, 刘某承.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5): 831-841. |
[10] |
赵同谦, 欧阳志云, 郑华, 王效科, 苗鸿.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4): 480-491. |
[11] |
刘国华, 傅伯杰.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1): 71-78. |
[12] |
. 自然资源学报第6卷(1991年)总目录[J]. 自然资源学报, 1991, 6(4): 389-392. |
[13] |
李飞. 南苏格兰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模拟[J]. 自然资源学报, 1991, 6(2): 186-193. |